[实用新型]一种刮腻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2458.2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负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负勤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4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腻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材加工设备,涉及一种刮腻子机。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是靠人工刮腻子,板材单面刮腻子每天每人刮50-80张,费工费时,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使用方便的刮腻子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刮腻子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动力装置和动力装置带动的进板对辊、出板对辊和螺旋辊,进板对辊由进板上辊和进板下辊组成,出板对辊由出板上辊和出板下辊组成,用于往板材下表面涂抹腻子的螺旋辊位于进板下辊和出板下辊之间,外壳顶部与螺旋辊对应处有进腻口,腻子置于进板上辊和出板上辊之间;动力装置包括由电机带动的链轮副或皮带轮副。
优选方案为,外壳一侧设有与进板对辊的中间缝对应的板材入口,另一侧有与出板对辊的中间缝对应的板材出口,板材出口设有用于刮平板材上的腻子的上下两片刮刀。
外壳内壁上靠近板材出口处通过弹簧支杆安装有用于调节上片刮刀高度的若干个刮刀压簧,从而调节板材出口大小。
外壳内还安装有靠近出板对辊左侧或右侧的压实对辊,压实对辊由压实上辊和压实下辊构成。
外壳内壁顶部安装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每副对辊的上部的辊子的高度的对辊压簧,从而调节对辊的中间缝,以便调节刮腻子厚度。
动力装置还设有变速器,电机通过变速器连接带动链轮副或皮带轮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一次性可刮板材的两个面,而且平整度好,腻子充实,无空隙。
2、工作效率高,每小时可刮板材两个面刮800张板,质量好。
3、节约人力,每台设备按每天8小时计,可代替人工160人天工。
4、本设备针对细木工板、细木工板芯、指接板、多层板、建筑模板和其它。
5、本设备经过10年的实践验证,性能稳定,已生产300万件板材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采用第一种传动方式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采用第二种传动方式示意图。
图中,1变速器,2链条或皮带,3出板下辊,4出板上辊,5中间下辊,6中间上辊,7螺旋辊,8进板下辊,9进板上辊,10变速器输出链轮或带轮,11板材入口,12上刮刀,13下刮刀,14进腻口,15弹簧支杆,16刮刀压簧,17弹簧支架,18对辊压簧,19张紧链轮,20张紧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刮腻子机,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动力装置和动力装置带动的进板对辊、出板对辊和螺旋辊7,进板对辊由进板上辊9和进板下辊8组成,出板对辊由出板上辊4和出板下辊3组成,用于往板材下表面涂抹腻子的螺旋辊7位于进板下辊和出板下辊之间,外壳顶部与螺旋辊对应处有进腻口14,腻子置于进板上辊9和出板上辊之间;动力装置包括由电机1带动的链轮副或皮带轮副。外壳内还安装有靠近出板对辊左侧或右侧的压实对辊,压实对辊由压实上辊6和压实下辊5构成。动力装置还设有变速器,电机通过变速器1连接带动链轮副或皮带轮副。
外壳一侧设有与进板对辊的中间缝对应的板材入口11,另一侧有与出板对辊的中间缝对应的板材出口,板材出口设有用于刮平板材上的腻子的上刮刀12和下刮刀13。
外壳内壁上靠近板材出口处安装有弹簧支杆15,弹簧支杆上安装有用于调节上片刮刀高度从而调节板材出口大小的若干个刮刀压簧16。外壳内壁顶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支架17,每个弹簧支架上安装有对辊压簧18,用于调节每副对辊的上部的辊子的高度,从而调节对辊的中间缝,以便调节刮腻子厚度。所述的变速器底部设有机油槽19。
本发明的刮腻子机,可以采用第一种传动方式,即,由电机带动变速器1,变速器输出链轮10传送至链条,再由链条同时带动出板上辊和出板下辊沿相反方向运转,可以将出板上辊端部的链轮和变速器输出链轮置于链条内侧,将出板下辊端部的链轮置于链条外侧来带动,链条内侧再加一个位于出板下辊左侧的张紧链轮20。然后,出板上辊通过链条、链轮带动压实上辊,压实上辊通过链条、链轮带动进板上辊。出板下辊通过链条、链轮带动压实下辊,压实下辊通过链条、链轮带动螺旋辊,螺旋辊通过链条、链轮带动进板下辊。这样,出板对辊、压实对辊、螺旋辊、进板对辊的运转方向是一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负勤,未经徐负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