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甩球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938.7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游理渊;陈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理渊;陈慧萍 |
主分类号: | A63B59/00 | 分类号: | A63B5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甩球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亦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的甩球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除了网球、羽球、乒乓球…等双人互动的球类运动外,还有另外一种甩球类运动,为一人将球体以甩掷的方式,传给另一人承接后,再以甩掷的方式回传给对方,通过双方持续相互甩接球体,达到运动及娱乐的效果;前述甩球类运动所使用的传统球拍,为一握把以及一与该握把结合的框架,该框架能容置该球体。
上述传统球拍供双人使用,若为单人自行练习甩接使用时,为了使甩出的球体能够再返回,通常须搭配使用一具有弹性的球体,以利于将前述球体甩向墙壁后,该球体会依其弹性力而返回,此时单人使用者通过观察该球体的反弹力道及方向,予以趋前或退后承接该球体,然而也因为甩出力道不当,容易使前述球体未触击墙壁(如:越过墙壁)而滚至其它处,进而造成单人使用者须前去捡起,如此疲于来回奔走,实难以达到有效练习的效果,亦不方便单人使用。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远离后,利用弹性线自动弹回予以将该抛接物件接住,亦方便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功效的甩球拍结构,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后即自动弹回,除了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接住,还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的功效的甩球拍结构,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甩球拍结构,包括:一抛接物件;一弹性线,其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以及一拍具,结合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该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与该握持部连接的抛接部,该抛接部具有一抛接槽、一设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该物件定位槽位于该抛接槽与该握持部之间,而该抛接物件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甩球拍结构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后,即自动弹回以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接住,亦能方便将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费心移动去捡球,且具有容易拆装、替换及调整的功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甩球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甩球拍结构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可拆式结合件的实施例图;
图4为图3的甩球拍结构进一步设置有一可调式夹线器的实施例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抛接物件 11 对应部
20 弹性线 21 结合件
22 可拆式结合件 23 可调式夹线器
30 拍具 31 握持部
311 盖体 32 抛接部
321 抛接槽 322 物件导引轨道
3221 齿排 323 物件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甩球拍结构,包括有一抛接物件10、一拍具30以及一结合于该抛接物件10与该拍具30之间的弹性线20;该弹性线20的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10,而该弹性线20的另端结合于该拍具30,该拍具30具有一握持部31以及一与该握持部31连接的抛接部32,该抛接部32具有一抛接槽321、一设于该抛接槽321内的物件导引轨道322、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322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321的物件定位槽323,该物件定位槽323位于该抛接槽321与该握持部31之间,而该抛接物件10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32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理渊;陈慧萍,未经游理渊;陈慧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双螺旋流道内分式储料模头
- 下一篇:腿功训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