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617.7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古增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增水 |
主分类号: | B23K11/31 | 分类号: | B23K1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焊机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可轻易调整定位的焊机结构。
背景技术
焊接的技术已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相关产业,其目的是在于加热金属,使金属熔融以便接合。近年来随着汽车、航太、医疗仪器及电子元件的发展,需要更精密的加工,对于焊接的品质要求更为提高。
现有的焊机结构,其主要具有一固定座连接焊机本体,当使用者进行加工时,将欲焊接的工件放置在焊机本体的上下焊臂内,并配合上下焊臂的位移,使挟持在焊端间的工件能够顺利的进行焊接。
然而,现有的焊机结构一旦固定于工作区后,便无法任意调整焊臂的角度及位置,若要进行不同规格的焊接时,则需要将焊机本体拆下,换成另一焊机进行焊接,此时,需要将整台焊机卸下,造成焊接加工的不便;且由于焊机较为笨重且搬运不易,更常因搬运时的撞击,造成人员的受伤或零件的损坏。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供使用者更易操作的焊机结构,为此一业界期望达成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第一焊接本体与第二焊接本体的焊机结构,可于不同焊接规格时更换不同的焊接本体,方便使用者轻易地更换不同的焊机,以更方便进行焊接的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机结构,包含第一焊接本体、第一动作气缸、第二焊接本体、第二动作气缸、变压器及控制器。第一焊接本体具有第一焊臂及对应第一焊臂的第二焊臂,各焊臂具有焊端;第一动作气缸与第一焊接本体的第一焊臂连接;第二焊接本体具有第一焊臂及对应第一焊臂的第二焊臂,各焊臂具有焊端;第二动作气缸与第二焊接本体的第一焊臂连接;变压器于第一时间提供第一电流至第一焊接本体的所述各焊端其中之一,并于第二时间提供第二电流至第一焊接本体的所述各焊端其中之一;控制器于第一时间驱动第一动作气缸,使第一焊接本体的第一焊臂沿第一方向朝第一焊接本体的第二焊臂位移,以使第一电流通过第一焊接本体的所述各焊端,于第二时间驱动第二动作气缸,使第二焊接本体的第一焊臂沿第二方向朝第二焊接本体的第二焊臂位移,以使第二电流通过第二焊接本体的所述各焊端,其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优选的,更包含一个固定座,所述第一焊接本体与所述第二焊接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具有一个连接部,使所述第一焊接本体与所述第二焊接本体相对于一个工作平台移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更包含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选择驱动所述第一动作气缸或所述第二动作气缸。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更包含一个第一输入端、一个第二输入端、一个第一输出端及一个第二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变压器,使所述变压器提供的所述第一电流的第一信号进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提供的所述第二电流的第二信号进入所述第二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动作气缸,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动作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焊机结构具有第一焊接本体与第二焊接本体,可于不同焊接需求时(例如不同的工件规格)更换不同的焊接本体,方便使用者轻易地更换不同的焊接方向或角度,便于进行焊接加工。本实用新型的焊机结构共用一个变压器,可缩小焊机结构的整体体积及重量,更减少元件成本及提高维修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焊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焊机结构
11第一焊接本体
111第一焊臂
112焊端
113第二焊臂
114焊端
12第一动作气缸
13第二焊接本体
133第二焊臂
134焊端
14第二动作气缸
15变压器
16控制器
1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内容,然而,关于实施例中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说明者,以下实施例以及图示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示中各元件的尺寸及相对位置关系仅用以示意俾便了解,非用以限制实施比例及尺寸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增水,未经古增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