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0455.5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夫;李海军;吴凤山;高斌;刘军;徐红平;王锁栋;晏恒;于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08 | 分类号: | B63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解 船模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拆解式船舶船体之间的连接盒,是一种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
背景技术
目前,可拆解式船舶船体是由多个独立的模块组合而成,每个独立模块都具有封闭的舱壁结构,可以作为一个船体结构单元在水中保持正常浮态稳性,但只有将所有的模块组合构成完整的船体才具备施工作业的条件,现在这种结构船舶多数直接采用螺栓将相邻的船模块间连接固定,例如,海豹一号气枪震源船,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对接时螺栓孔无限位控制,调整找正较麻烦,需要大量时间作微调,下水后靠螺栓来承受船体受水流波浪引起的上下剪切力作用,使得螺栓易产生变形,使得船体安装不可靠、时间长,使用的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能实现船模块的组装,并在组装过程中对模块起到限位控制的作用,更快速调整安装到位,同时连接螺栓不承受水流波浪产生的剪切力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包括连接盒,连接盒采用钢板焊接成长方体形,连接盒四周有侧板,底部有底板,在连接盒内有隔板,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连接盒相对的侧板上有横向的螺栓孔,两个相对的连接盒的侧板上的横向的螺栓孔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螺栓穿过横向的螺栓孔,能把相邻两个连接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在两个连接盒相对侧板外壁有相互搭接的台阶。
所述的两个连接盒相对侧板外壁相互搭接的台阶是:其中一个连接盒侧板是第一对接钢板;另一个连接盒侧板是第二对接钢板,第一对接钢板外侧的下部为长方形凹陷,第二对接钢板外侧的下部为长方形的凸起;第二对接钢板外侧下部的长方形凸起嵌入第一对接钢板外侧下部的长方形凹陷中。
所述的横向的螺栓孔的中心线在两个连接盒相对侧板外壁相互搭接的台阶平面上。
所述的第一对接钢板和第二对接钢板4的厚度在20~90毫米之间;所述的第一对接钢板外侧的下部长方形凹陷深度在8~20毫米之间;第二对接钢板外侧的下部长方形的凸起高度在8~20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能快速的将相邻的两船模块对接安装到位,减少起固定作用的连接螺栓承受波浪上下产生的剪切力。从而提高整船的组装、拆卸速度及安全、可靠性。船模块组装后,安全性更高,在使用结束时,拆卸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船模块,2-连接盒,3-第一对接钢板,4-第二对接钢板,5-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包括连接盒2,连接盒2采用钢板焊接成长方体形,一个连接盒2的外壁长度267毫米,宽度352毫米,高度150毫米。连接盒2四周有四块侧板,底部有一块底板,并在连接盒2内焊接有一块隔板。
在两个连接盒2相对的侧板上有横向的螺栓孔5,两个相对的连接盒2的侧板上的横向的螺栓孔5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螺栓穿过横向的螺栓孔5,螺栓孔5的直径可以在30毫米至60毫米之间。本实施例采用的是螺栓孔5的直径为40毫米。所述的在两个连接盒2相对侧板外壁有相互搭接的台阶。
所述的两个连接盒2相对侧板外壁相互搭接的台阶是:其中一个连接盒2侧板是第一对接钢板3;另一个连接盒2侧板是第二对接钢板4,第一对接钢板3和第二对接钢板4的厚度为30毫米。第一对接钢板3外侧的下部为长方形凹陷,第二对接钢板4外侧的下部为长方形的凸起;第一对接钢板3外侧的下部长方形凹陷深度为20毫米;第二对接钢板4外侧的下部长方形的凸起高度为20毫米。第二对接钢板4外侧下部的长方形凸起嵌入第一对接钢板3外侧下部的长方形凹陷中。
参阅图1。所述的横向的螺栓孔5的中心线在两个连接盒2相对侧板外壁相互搭接的台阶平面上。
简述可拆解式船模块间连接盒与船模块1的连接。参阅图2。船模块1分别焊接在相对连接的两个连接盒2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会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插拔桩装置的浅滩海区抢险作业船
- 下一篇:一体式速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