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出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0099.7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景洲;尤广宏;孙发昭;郭昭临;刘立新;赵秀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出 | ||
技术领域
一种浸出槽,涉及一种湿法冶金的加气浸出过程用的浸出槽给料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处理镍钴硫化物、碳酸镍、氢氧化镍等复杂镍物料过程,采用的主要的方法是将物料进行氯气浸出,再将产出的氯化镍溶液送镍系统生产电解镍产品。其氯气浸出过程大多采用立式机械搅拌式浸出槽,搅拌能力强,适合氯浸生产工艺。
目前,立式机械搅拌式浸出槽的给料装置,通常为立式机械搅拌式浸出槽顶盖垂直穿入的给料通管,给料管的出口位于浸出槽内腔中上部。由于进入的浆化后的物料给与搅拌器的上方,有部分矿物固体颗粒未参与反应就随料流从槽体上部的出料口排出,严重影响了浸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增加物料给入深度,增加固体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液流的冲击,打破粒径液膜浓度的平衡,提高了固体颗粒的溶解速率,加速浸出反应进行的浸出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浸出槽,其结构包括:浸出槽体、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中下部的搅拌叶片、位于浸出槽体侧壁上部排料管,位于浸出槽体底部的通气管和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浸出槽的进料管水平穿入浸出槽的中下部侧壁,进料管出料端的喷嘴口与搅拌叶片中部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浸出槽,其特征在于其位于搅拌轴中下部的搅拌叶片为两层,其进料管出料端的喷嘴口与搅拌叶片的中部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浸出槽,有效地增加了物料给入深度,进入的料浆与搅拌装置的叶片及时接触,增加固体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液流的冲击,打破粒径液膜浓度的平衡,提高了固体颗粒的溶解速率,加速了浸出反应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浸出槽,其结构包括:浸出槽体1、搅拌轴2和位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3、位于浸出槽体侧壁上部排料管4,位于浸出槽体底部的通气管5和排渣管6,浸出槽的进料管7设置于浸出槽的中下部侧壁上,其进料管设置于浸出槽的中下部侧壁上,并设计安装给料喷嘴,其喷嘴出料口的位置位于两层搅拌叶片的中部相对。
操作时,物料由设置于浸出槽的中下部侧壁上的浸出槽的进料管进,其进料口端位于搅拌装置中部相对;其进料管端口在浸出槽槽内沿伸至接近搅拌装置叶片的外沿处,使进入的料浆与搅拌叶片瞬时接触,增加了固体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液流的冲击,打破粒径液膜浓度的平衡,提高了固体颗粒的溶解速率,加速了浸出反应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书包
- 下一篇:一种可见异物的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