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液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986.0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迎;王倩;胡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壶。
背景技术
冷却液壶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盛放冷却系统多余的冷却液,排出冷却系统中的多余气体以及向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以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冷却液壶分为承压式冷却液壶和非承压式冷却液壶,承压式冷却液壶通常参与到冷却循环中来,承压式冷却液壶上设置有补液口和溢液口,补液口与冷却系统的补液管相连通,溢液口与冷却系统的溢液管相连通,与待冷却的发动机其他部件一起形成冷却循环。为实现上述冷却循环,承压式冷却液壶的结构必须满足两点:第一、承压式冷却液壶的液位须处于整个冷却系统的最高处;第二、位于承压式冷却液壶的底部侧面的补液口须高于待补充冷却液的零件接口。但是,由于发动机舱内空间狭小,为了保证冷却液壶有足够的总容积,要满足上述两点条件十分困难,结构布置不便。
对于非承压式冷却液壶,其通常不参与到冷却循环中,通过虹吸原理给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即可。因此,非承压式冷却液壶中的冷却液位不必位于冷却系统的最高处,零件布置较灵活。但是,由于非承压式冷却液壶不参与冷却循环,冷却系统中其他部件中产生的气体就不容易流入到非承压式冷却液壶中,所以会导致冷却系统排气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液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使冷却液壶结构布置灵活,有效利用发动机舱内空间,同时保证冷却系统排气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液壶,其中,包括:
上壶体,所述上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冷却系统补液管相连通的补液口和用于与冷却系统溢液管相连通的溢液口;所述上壶体上端设置有上壶口,所述上壶口的侧壁开设有进液口;
下壶体,低于所述上壶体设置,所述下壶体的上端设置有下壶口,所述下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大气连通口;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插入至所述下壶体内部;
上壶盖,所述上壶盖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低于所述进液口设置且密封所述上壶口;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为常闭状态。
如上所述的冷却液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补液口设置在所述上壶体的底部侧壁上,所述溢液口设置在所述上壶体的顶部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冷却液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壶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下壶口的下壶盖,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下壶盖上设置的开孔插入至所述下壶体内。
如上所述的冷却液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阀门为泄压阀。
如上所述的冷却液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阀门为真空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液壶,通过连接管连接上壶体和下壶体,当阀门关闭时,上壶体与下壶体不连通,上壶体参与冷却循环。当需要对上壶体补充冷却液或对上壶体进行排气时,阀门打开,上壶体与下壶体连通,实现液体或气体的流通。其结构布置灵活,使发动机的舱内空间使用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冷却液壶的上壶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壶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液壶,包括上壶体1、下壶体5、连接管8和上壶盖(未示出)。其中,上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冷却系统补液管相连通的补液口4和用于与冷却系统溢液管相连通的溢液口3,上壶体1与冷却系统补液管、溢液管和待补充冷却液的零件组成冷却循环系统。上壶体1上端设置有上壶口2,上壶口2的侧壁开设有进液口9。下壶体5低于上壶体1设置,上端设置有下壶口6,下壶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大气连通口7,大气连通口7在下壶体5上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保证高于下壶体5中冷却液的液面即可。连接管8的第一端与进液口9相连通,第二端插入至下壶体5内部,当下壶体5内盛有冷却液时,保证连接管8的第二端插入到冷却液的液面之下即可。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冷却液壶的上壶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中省略了上壶盖的主体部分,上壶盖与上壶口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图2中仅示出了上壶盖上的密封垫10。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上壶盖设置有密封垫10,低于进液口9设置,密封垫10优选与上壶口2为过盈配合,保证其密封性;密封垫1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2,第一阀门11与第二阀门12为常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