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790.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宏;杨志萍;项纯;蒋子君;潘国荣;韩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gic 环化 工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TGIC环化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TGIC环化反应中需要向物料加片碱,但反应还需要在一个特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因而在物料反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以达到物料正常反应的要求。目前,在TGIC环化工艺领域中对反应体系的PH值的调节,都是人工分批定量加入片碱进行适当的调节,以实现反应体系保持一定PH值范围的需要。这种人工分批定量投料方式,需要人工随时监测,且无法精确保证环化釜内的PH值,导致环化反应受影响,影响产品的指标。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2199335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内介质PH自动控制装置,属于酒类酿造技术领域,这种装置通过PH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来控制进料,虽说这种方法较之以前的人工控制有所改进,但是往往会因物料输出管道过长而造成管道堵塞等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解决环化反应当中根据PH值要求来进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包括PH值电极、环化釜、插入环化釜内的PH值电极传感器,还包括进料器、控制进料器的进料电机;所述的PH值电极传感器通过信号输入线路与PH值电极相连通,PH值电极与进料电机通过信号输出线路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中,所述的进料器设置在环化釜的上方,可以使投入的物料直接进入环化釜内,更灵敏的控制环化釜内的PH值,保证生产产品的指标。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片碱疏松的效率和稳定性,使物料进行良好的输送、进料,不会产生停滞、粘带的现象,所述的进料器为双螺旋进料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增设进料器以及控制进料器的进料电机,所述的PH值电极传感器通过信号输入线路与PH值电极相连通,PH值电极与进料电机通过信号输出线路相连通。使其可以通过PH值电极接收到的信号控制进料电机,进而保证进料器在要求的PH值范围下进料,此装置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能更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示意图。
图中:1.进料器、2.进料电机、3.PH值电极、4.环化釜、5.PH值电极传感器、6.信号输入线路、7.信号输出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包括PH值电极3、环化釜4、插入环化釜4内的PH值电极传感器5,还包括进料器1、控制进料器1的进料电机2;为了保证片碱疏松的效率和稳定性,使物料进行良好的输送、进料,不会产生停滞、粘带的现象,所述的进料器1为双螺旋进料器;所述的PH值电极传感器5通过信号输入线路6与PH值电极3相连通,PH值电极3与进料电机2通过信号输出线路7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TGIC环化工艺进料装置中,所述的进料器1设置在环化釜4的上方,可以使投入的物料直接进入环化釜内,更灵敏的控制环化釜内的PH值,保证产品的指标。
装置运行时,通过设置在环化釜4内的PH值电极传感器5实时检测环化釜4内的PH值,PH值电极传感器5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入线路6传递给PH值电极3,从而在PH值电极3上显示出检测到的实时数据,PH值电极3再根据该信号作出判断,当环化釜4内物料的PH值高于设定值时,通过信号输出线路7将作出的判断反馈到进料电机2,通过进料电机2控制进料器1停止加碱。当环化釜4内物料的PH值低于设定值时,通过信号输出线路7将作出的判断反馈到进料电机2,通过进料电机2控制进料器1启动加碱。在PH值调节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控制,大大的提高PH值调节的精确度,使环化釜内的PH值始终保持在一个要求的范围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套管组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支架及其生产使用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