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437.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具 抛光 粉尘 治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尤其是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包括壳体、滤筒装置、花板、灰斗及反吹装置, 所述的壳体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滤筒装置装有花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滤筒装置装下方装有灰斗,所述的灰斗底部装有粉尘收集装置,所述的花板上部装有反吹装置,所述的滤筒装置为滤筒式结构且没有安装温度探头,以及喷淋系统,在没有安装火花分离装置、温度探头以及喷淋系统,滤筒装置为滤筒式结构的情况下,高温带火的星抛光粉尘在进风口前段没有了火花分离装置阻挡,容易使火星进入装置内引起火灾;没有了温度探头对抛光粉尘温度的探测,就无法控制喷淋系统对高温带火星的抛光粉尘进行降温,从而引发火灾;滤筒装置为滤筒式结构,在治理抛光粉尘时,所采用的滤筒式结构,容易使滤筒堵塞,还容易发生火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消除火花、防火效果更好的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包括壳体、滤筒装置、花板、灰斗及反吹装置, 所述的壳体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滤筒装置装有花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滤筒装置装下方装有灰斗,所述的灰斗底部装有粉尘收集装置,所述的花板上部装有反吹装置,还包括火花分离装置和粉尘收集处,所述的火花分离装置安装于外壳内的进风口前段,所述的粉尘收集罐在火花分离装置下方。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通过高温带火星抛光粉尘在进风口处通过火花分离装置进入壳体内,一部分落入粉尘收集罐中,另一部分则水平穿流于成排的悬挂在花板上的滤筒装置中,使大颗粒粉尘进行分离,沾染粉尘的滤筒装置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通过间歇性地压缩空气反吹装置得以清洁,分离出来的粉尘首先落入灰斗然后再继续落入各种不同的粉尘收集装置,这样能有效的消除抛光粉尘中的火星,使除尘效果更好,同时一些较重的粉尘由于自重掉落在粉尘收集罐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火花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的第二导流板位于进风口处,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与壳体底部连接且位于第二导流板后方,两者有间隙,所述的第二导流板上方有多块交错分层且方向相反的第三导流板,能有效的消除抛光粉尘中的火星。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为一块直导流板且上方连有斜导流板,所述的第二导流板为一块直导流板和斜导流板连接而成且斜导流板在直导流板上方,所述的第三导流板为斜导流板,高温带火星的抛光粉尘通过与第二导流板的碰撞,流向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间隙口,再通过与第三导流板的碰撞进入装置里,经过多次导流后,这样有效地消除抛光粉尘中的火星。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尘收集罐上方装有第一喷淋系统,所述的粉尘收集罐内装有第一温度探头,第一温度探头通过对粉尘收集罐内的抛光粉尘的温度探测并传达给第一喷淋系统,第一喷淋系统则根据温度探测传达信号来决定是否开启第一喷淋系统来对抛光粉尘浇水,这样能降低抛光粉尘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吹装置上部装有第二温度探头和第二喷淋系统,第二温度探头通过对过滤布袋上的抛光粉尘的温度探测并传达给第二喷淋系统,第二温度探头通过对过滤布袋上的抛光粉尘温度探测并传达给第二喷淋系统,第二喷淋系统则根据温度探测传达信号来决定是否开启第二喷淋系统来对抛光粉尘浇水,这样能防止过滤布袋因高温而引起的火灾。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筒装置为聚酯针刺毡过滤布袋,解决了因用滤筒处理抛光粉尘而导致过滤元件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分离抛光粉尘中的火星,且降低抛光粉尘温度,同时一些较重的粉尘由于自重掉落在粉尘收集罐中,解决因用滤筒处理抛光粉尘,而导致过滤元件的堵塞,防止过滤布袋因高温而引起的火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实施例1铜洁具抛光粉尘治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壳体1、火花分离装置2、第一温度探头202、第一喷淋系统203、粉尘收集罐204、滤筒装置3、带孔气体隔离板301、气体导流板302、花板303、过滤布袋304、底部固定装置305、灰斗306、插板阀309、粉尘收集装置310、反吹装置311、第二温度探头312、第二喷淋系统313、检修门314、第一导流板4、第二导流板5、第三导流板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药液吸附器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称量室用嵌墙式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