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合金喷涂颗粒混合料的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6096.6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坤;曾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4/06 | 分类号: | C23C4/06;B22F9/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洁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合金 喷涂 颗粒 混合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喷涂颗粒混合料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生产硬质合金喷涂颗粒,用碳化钨加钨粉配成含炭量为3%左右的原料,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配料工序既造成原料浪费,也增加了加工、运输等成本;
另外,现有技术只能生产总碳3%左右的混合料,对客户的特殊需求难以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喷涂颗粒混合料的制备系统,其可生产出更大范围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产品,既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原料浪费,也节约了大量的加工、运输等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合金喷涂颗粒混合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配料装置,其包括蓝钨添加器和碳黑添加器,以及控制蓝钨/碳黑比例的配料控制器;
混料并初次研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配料装置的下游,包括容纳由配料装置配制好的原料的第一研磨机和初次研磨控制器;
碳化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混料并初次研磨装置的下游,包括容纳研磨好的混合料的设有石墨隔板的碳化工装、容纳所述碳化工装的碳管炉、以及控制碳化工装缓缓推进并且含进舟升温和出舟冷却共经过25-32分钟炉内碳化的碳化控制器;以及
二次研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碳化装置的下游,包括容纳经过碳化的炉料的第二研磨机和限定研磨时间为50-70分钟由此得到加工硬质合金喷涂颗粒的混合料的二次研磨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蓝钨/碳黑比例=(180-220kg)/(28-31kg),和/或所述碳化工装的温度保持在1900-2000℃。
优选地,所述配料控制器为保持蓝钨/碳黑=200kg/30.5kg的比例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初次研磨控制器限定研磨时间为3-4小时使原料混合均匀并且研磨粒度≦8μm。
优选地,所述碳化工装为半圆石墨舟皿。
优选地,所述碳化控制器设定炉内碳化时间为30分钟。
优选地,所述二次研磨控制器设定二次研磨时间为1小时。
优选地,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所述第二研磨机同一研磨机。
优选地,所述碳化工装经松装平装法容纳研磨好的混合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研磨机和/或所述第二研磨机为以硬质合金球作为球磨介质的球磨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直接用蓝钨生产出含碳量符合要求的混合料,既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原料浪费,也节约了大量的加工、运输等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控碳黑添加量,生产出含碳量百分之零点几到六点几的混合料,从而生产出能够更大范围地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硬质合金喷涂颗粒混合料的制备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施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生产过程
1、配料
用蓝钨掺配一定量的碳黑。一般情况下,蓝钨/碳黑=(180-220kg)/(28-31kg)。在一个实施例中,配料比例为:蓝钨/碳黑=200kg/30.5kg。配碳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2、混料并球磨
用上述配制好的原料一并加入以硬质合金球作为球磨介质的球磨机,研磨3-4小时,使其混合均匀,粒度≦8μm。蓝钨、碳黑分别从蓝钨入料口1和碳黑入料口2加入球磨装置的混料内胆3。
3、碳化
第一步:用松装平装法将研磨好的混合料从球磨装置的混料内胆3的出料口4装入半圆石墨舟皿5,并在舟皿5中间须插入石墨隔板6;
第二步:将已装料的石墨舟皿,从装石墨舟皿入口7送入已经升到额定温度的碳管炉10内,并在碳管炉10的高温加热内管9内沿箭头的方向缓缓推进;
第三步:控制额定碳化温度:1900℃-2000℃,根据电压情况随时予以调节。
第四步;炉内经过30分种时间碳化后(含进舟升温和冷却出舟时间)从石墨舟皿出口8出舟。
4、球磨。将经过碳化的炉料从石墨舟皿出口8取出,从碳化料入口11放进以硬质合金球作为球磨介质的球磨机的混料内胆12,研磨1小时后从球磨料出口13取出的产品,即可作为加工硬质合金喷涂颗粒的混合料。
二、分析结果:(%)
1、主要元素含量:CT:3.1% CF:0.04% O:0.05%
2、其他与原生碳化钨粉一样
三、与传统系统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6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