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5037.7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卢伙胜;陈春亮;颜云榕;纪文君;陈文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封闭式 水平 循环 水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对流体力学、渔具模型、航海模型、鱼类行为、大型海藻培育、人工鱼礁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建造的模拟实验用的循环水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目前在海洋工程、渔业生产、水文和水力机械等方面都有愈来愈多的流体力学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只要满足相似理论的要求,这些问题可以在风洞、拖曳水池、水洞或循环水槽中进行试验。以往沿用是静水槽或动水槽中的直水槽和环形水槽,均为开口式,由于在直水槽中无法使水流稳定地循环运行,往往给重复实验带来困难,而环形水槽又还不能完全消除横向环流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的精度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又能取上述两种水槽的优点,小型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可开展静水槽无法完成的研究内容,如:舵、人工鱼礁、浮码头、桥墩、抗风浪网箱、鱼类行为和大型海藻培育等诸多无法解决的研究手段。
在循环水槽中,水在循环流动,把试验模型安装在有自由水表面的工作段,可进行长时间的测试,而不受时间的限制,这样不仅便于进行速度和压力的测量,还可通过侧面和底部的观察窗对模型周围的流场进行观察和摄影,这是其它设备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受经费、电源设备和场地等限制,研究和开发小型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流体力学提供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测试方便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小型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它是由小导引段的水流输出端、第一级扩张段、中导引段、第二级扩张段、大导引段、第一收缩段、试验段、第三级扩张段、第二收缩段和小导引段的回流端依次连接构成封闭的水流循环槽,其中,试验段的顶部敞开,所述中导引段的弯段处设有中导引弯角整流器,所述大导引段的弯段处设有大导引弯角整流器,所述大导引段和第一收缩段之间依次设有井形蜂窝整流器和网状整流器;所述小导引段内设有转轴,转轴的位于小导引段内一端部设有螺旋桨,另一端伸出水流循环槽外,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其转动。
所述第三级扩张段和第二收缩段之间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小导引段中设有支架,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的安装孔上。
所述转轴的伸出水流循环槽外的一端设有链轮,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联接。
所述支架采用十字架的结构,所述安装孔设在十字架的中心部。
所述水流循环槽的各部分以及支架都是由PVC材料制成。
所述大导引段上的顶部间隔分布有两个以上维护口,每个维护口处铰接有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该封闭式水平循环水槽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循环管路流动稳定;2.适宜流场的观察和试验模型的观察;3.在试验段沿横截面流速分布均匀并可控制流速;4.可控制平流和湍流速度的大小;5.水的透明度高,可进行流体力学基础试验、船舶操纵性试验、大型海藻培育方法试验、流动图形的观察和摄影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中导引弯角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井形蜂窝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侧视图。
图中:1、小导引段;2、第一级扩张段;3、中导引段;4、中导引弯角整流器;5、第二级扩张段;6、大导引段;7、大导引弯角整流器; 8、井形蜂窝整流器;9、网状整流器;10、第一收缩段;11、试验段;12、第三级扩张段;13、防护网;14、第二收缩段;15、链轮;16、转轴;17、电机;18、螺旋桨;19、支架;2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5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