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起动机安装孔的缸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176.4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涛;柯小松;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8 | 分类号: | F02F1/1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安装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的带起动机安装孔的缸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市场对发动机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国家区域性经济的平稳发展,短、中途物流运输需求和城际客运交通的发展,商用车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大功率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频的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零件磨损。目前发动机上均采用独立安装起动机的方式,通过安装在缸体侧面的支架将起动机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虽然性能可基本满足发动机正常运转要求,但存在如下弊端。
1、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起动机的安装方式增加了发动机子零件的数量,较多的零件会导致较多的供应商管理,浪费较多的生产周期和人员,导致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且对于最终的使用客户而言,在维护、修理方面耗时严重,费用较高。
2、由于起动机通过支架固定在缸体上,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的,加大了相对运动零件的磨损,特别是在工况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发动机震动较大时,容易造成安装螺栓松动等问题,支架与缸体之间日益松旷,加大了漏油及噪音的风险,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故障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起动机安装孔的缸体,以实现提高发动机性能稳定性,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缸体的两端分别为前端面和后端面,在后端面上铸有起动机安装孔,起动机安装孔周围分布有安装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集成起动机安装孔的结构,发动机外部整体结构相对减小6-8%,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整个发动机的体积。
2、由于采用集成起动机安装孔结构,不需要使用外部过渡件进行连接,去除了二次安装过程中的固定支架的安装,减少的安装子零件的数量,降低了发动机的装配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
3、缸体整体铸造后加工的起动机安装孔安装精度高,避免了现有独立安装起动机时产生的装配间隙,缩小了起动机皮带正常运行中的磨损量,降低了后续发动机运行维护的成本和故障率。
4、带起动机安装孔的缸体避免了起动机的独立安装,有效杜绝了发动机在后续运转过程螺栓松动而导致的传动损失及噪音等故障,降低了发动机的故障率,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在缸体的两端分布着前端面1和后端面2,后端面2预铸有起动机安装孔3,起动机安装孔3靠近缸体顶面4,起动机安装孔3周边分布着安装螺纹孔5,安装时将起动机装配在起动机安装孔3内,利用安装螺纹孔5安装固定。
工作时, 安装在缸体上的起动机将蓄电池的机械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采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持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