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双叶轮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9716.3 | 申请日: | 201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昆山;胡康梁;石磊;盛锋;宣惠平;邹少军;卞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广天赛克斯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3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叶轮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泵,尤其是一种具有两个叶轮的增压泵。
背景技术
在大排量柱塞泵中,由于泵自吸能力不足,常常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泵吸空,如:加压油箱、辅助泵,高置油箱、内置增压泵等,而带内置增压泵的柱塞泵将使整个装置紧凑,结构合理,增压效果良好。在大排量柱塞泵中,借助增压泵供油,从而可以得到较高的转速运行,同时增压泵还有利于在低温下和液压油黏度较高的情况下冷启动。目前增压泵有单叶轮和双叶轮两种,双叶轮增压泵克服了单叶轮增压泵的缺点,使得主泵进油更加充分,自吸能力提高了80%以上。但现有的双叶轮增压泵的双叶轮为组合体,由两个单叶轮并列装配在同一根主轴上,这种双叶轮增压泵因为需要两个单叶轮组合,所以其体积较大,结构冗余,且在装配时装配精度不好控制,同时两个叶轮的加工总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双叶轮增压泵存在的体积大,结构冗余,双叶轮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泵壳和主轴,泵壳内部有隔板将泵壳内部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板上有圆孔,圆孔里有轮毂,轮毂与主轴通过花键连接,轮毂外表面与圆孔内壁间隙配合,轮毂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位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上有数量相同的若干叶片。叶片为奇数个,均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第一叶轮上的叶片和第二叶轮上的叶片交错分布。
由本发明的优点的是,结构紧凑简单,一体式双叶轮增压泵将两个叶轮集成为一体,进一步减小了体积和质量;两组叶轮呈背靠背方式布置,平衡了轴向的液动力,使得叶轮在工作过程中对轴承的轴向力减小,延长了轴承的寿命。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整体一次加工成型,加工简单且成本更低,同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直接与主轴相连,因而避免了分体的两个叶轮在安装时配合不精确的问题,使得加工、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体式双叶轮增压泵主视图。
图2为一体式双叶轮增压泵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壳1和主轴2,泵壳1内部有隔板3将泵壳1内部分成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隔板3上有圆孔6,圆孔6里有轮毂7,轮毂7与主轴2通过花键8连接,轮毂7外表面与圆孔6内壁间隙配合,轮毂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叶轮9和第二叶轮10,第一叶轮9和第二叶轮10分别位于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内,第一叶轮9和第二叶轮10上有数量相同的若干叶片。叶片为奇数个,均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第一叶轮9上的叶片和第二叶轮10上的叶片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广天赛克斯液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广天赛克斯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9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用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焊机的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