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照明装置的吸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060.3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文 |
主分类号: | A47L9/30 | 分类号: | A47L9/30;A47L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吸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照明装置的吸管组件。
背景技术
吸尘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如车内)等,给人们的清洁作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大面积区域要逐一打扫时人们可能会因为看不清环境状况而清理得不够干净,尤其是室内或车内无法照到的角落,很容易留下卫生死角,不利于环境卫生的维护。
因此,如何克服以上缺点是业内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照明装置的吸管组件,其更好地照亮吸嘴周边环境,给吸尘提供了方便,且有效避免了电能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照明装置的吸管组件,包括有吸管和连接于吸管上的软管接嘴,该吸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嘴,该软管接嘴具有套接于吸管外围的套接部;该套接部内壁上连接有沿吸管插入方向延伸的弹性抵推件,该弹性抵推件包括有弹性臂和连接于弹性臂自由端的抵推部;对应弹性抵推件所在位置,该套接部上形成有供弹性抵推件形变让位的通槽;
该软管接嘴上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发光元件、电源、电路板及开关,其中,该开关正对前述抵推部设置,当吸管插入软管接嘴内后,吸管紧抵于弹性抵推件上,弹性抵推件向下发生弹性形变,抵推部向下抵压于开关上,发光元件处于工作状态;当拔下吸管后,弹性抵推件向上复位,抵推部解除对开关的抵压,发光元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抵推件一体成型连接于前述软管接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管接嘴外覆盖有一可拆卸式盖板,该盖板与软管接嘴外壁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具有一朝向吸管开设的开口,前述发光元件、电源、电路板及开关位于该收容空间内,并发光元件位于该开口处,于该开口处设置有一灯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管接嘴外部一体连接有定位部,前述开口形成于该定位部与软管接嘴之间,前述灯罩安装于该定位部上;并前述软管接嘴外壁形成有沿软管接嘴方向延伸的凸部,该凸部与外壁之间形成卡扣槽,前述盖板一端组装于该定位部上,另一端扣合于该卡扣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管包括有水平延伸的连接部和自连接部前端往前斜向下延伸设置的斜管部,前述吸嘴设置于斜管的延伸尾端;前述发光元件设置于软管接嘴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为钮扣电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应电池安装位置,前述软管接嘴外壁形成有一凹腔,前述电池位于该凹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为轻触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嘴斜向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
一、于靠近吸管的位置设置发光元件,并利用吸管插入软管接嘴时紧抵弹性抵推件向下触动开关,接通电源,发光元件照亮吸嘴周边环境,方便吸尘,有利于提高清洁质量,特别是室内或车内灯光无法照到的角落;而吸尘完毕拔下吸管后,发光元件自动熄灭,有效避免了因未及时关闭照明装置而造成的电能浪费,保证电源使用的时间更长;
二 、其采用钮扣电池提供给发光元件电源,设置的可拆卸式盖板方便于更换电池,其设计十分人性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吸管 11、连接部
12、斜管部 13、吸嘴
20、软管 30、软管接嘴
31、套接部 32、弹性抵推件
321、弹性臂 322、抵推部
33、通槽 34、定位部
35、凸部 36、卡扣槽
37、凹腔 40、LED灯
50、灯罩 60、电池
70、盖板 80、电路板
90、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文,未经陈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