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用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525.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锟;郑福良;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75 | 分类号: | A61F13/4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用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及夹设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层。通常情况下,吸收用品包括吸收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吸收区域的周边区域,其中,周边区域由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顶层的周边相互密封形成,而所述吸收区域则由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顶层夹设所述吸收层形成。
一般情况下,液体会直接落在吸收用品的吸收区域,然后沿着吸收用品的厚度方向向下渗透以及沿着垂直于厚度方向由吸收区域向周边区域渗透。在吸收用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吸收用品最底层的不透液性底层能够良好的杜绝液体渗出。而在垂直于厚度的方向上,由于周边区域不具有防漏功能,因此如果不对周边区域进行防漏设计,液体就容易自吸收用品的周边区域侧漏渗出。
现有的用于防止侧漏的方式主要是在吸收区域的中部设置沿吸收用品的长度方向呈条状延伸的导流槽,这样液体落到吸收区域内后就会顺着导流槽流向吸收用品的前、后两端,以此来防止液体侧漏。现有的导流槽结构虽然能够较好的解决液体侧漏的问题,但是,导流槽通常是通过压力使透液性顶层与吸收层的纤维向着不透液性底层压缩凹进而形成的,而纤维的压缩会在吸收用品中形成具有较高硬度的纤维区域,因此在现有吸收用品中,呈条状延伸的导流槽在吸收用品的表面就会形成一条具有较高硬度的连续延伸的纤维区域,而具有较高硬度的纤维区域会让使用者在使用吸收用品时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吸收用品实为必要。
一种吸收用品,其具有外表面,在所述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收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吸收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吸收区域用于吸收落于所述吸收用品外表面的液体,在所述吸收区域内形成有沿所述吸收用品长度方向非连续延伸的防侧漏结构,所述防侧漏结构包括自所述吸收用品外表面沿吸收用品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点状凹槽及条状凹槽,所述点状凹槽与所述条状凹槽混合间隔排布以形成所述非连续延伸的防侧漏结构,以阻止液体自所述吸收区域向所述周边区域渗透。
优选的,所述防侧漏结构靠近所述周边区域设置,并以非连续环状形式环绕所述吸收区域,以阻止液体自所述吸收区域向所述周边区域渗透扩散。
优选的,所述点状凹槽与条状凹槽混合间隔排布形成整体沿所述吸收用品的长度方向呈非连续条形延伸的防侧漏结构,沿所述吸收用品的宽度方向,所述防侧漏结构设置在吸收区域的相对两侧,以防止液体沿所述吸收用品的宽度方向自所述吸收区域向周边区域渗透扩散。
优选的,在所述防侧漏结构中,所述点状凹槽与条状凹槽是以点状凹槽与条状凹槽相互交替间隔排列、每相邻两个点状凹槽之间间隔排布有多个条状凹槽、每相邻两个条状凹槽之间间隔排布有多个点状凹槽三种排列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混合间隔排列。
优选的,在所述吸收区域内,进一步形成有自所述吸收用品外表面沿吸收用品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由所述点状凹槽间隔排布、条状凹槽间隔排布或者点状凹槽与条状凹槽混合间隔排布三种排布形式中的一种排布方式形成。
优选的,所述点状凹槽的直径范围为1mm至2mm。
优选的,所述条状凹槽的宽度范围为1mm至10mm、长度范围为2mm至10mm。
优选的,所述点状凹槽自所述吸收用品外表面向内凹进的深度为所述吸收用品总厚度的1/3至3/4。
优选的,所述条状凹槽自所述吸收用品外表面向内凹进的深度为所述吸收用品总厚度的1/3至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部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下肢骨折接骨用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