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插套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5658.7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青强;吕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法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是一种一体式连体插套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电器,电源插座作为一种方便的电源连接装置使用非常频繁。现有的插座孔位同极性的插套之间通过电线或铜片焊接,焊接容易造成虚焊和假焊,因些有人提出了插套一体式的插座,如专利号为201020536319.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式连体插套的插座,它的结构特征是:壳体上开设有三极L极插孔、三极N极插孔、E极插孔,以及两极L极插孔、两极N极插孔,E极插孔位于两极L极插孔和两极N极插孔之间;壳体内设有与三极L极插孔对应的三极L极插套、与三极N极插孔对应的三极N极插套、与E极插孔对应的E极插套、与两极L极插孔对应的两极L极插套、与两极N极插孔对应的两极N极插套;所有的三极L极插套和两极L极插套通过L极铜条连为一体,所有的三极N极插套和两极N极插套通过N极铜条连为一体,所有的E极插套通过E极铜条连为一体。其还存在的缺点在于:对于具有两极插孔和三极插孔的多孔插座来说,插套与壳体不易组装,部件模具板材利用率不高,爬电距离不易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由上下盖体组成的壳体结构复杂。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一体式插套插座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工装配方便、板材利用率高、爬电距离容易控制、使用安全可靠、符合安规要求的一体式插套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插座壳体、L极铜片、N极铜片、L极插套、N极插套,所述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在L极铜片和N极铜片的一侧,L极铜片和N极铜片相互平行错位分布,L极铜片通过L极连接片和L极插套连接片与L极插套连为一体,L极铜片与L极连接片通过上折弯冲压成型,L极连接片与L极插套连接片通过下折弯冲压成型;N极铜片通过N极连接片和N极插套连接片与N极插套连为一体,N极铜片与N极连接片通过下折弯冲压成型,N极连接片与N极插套连接片通过上折弯冲压成型。
所述的L极插套由二极L极插套和三极L极插套组成,二极L极插套与三极L极插套相互连为一体。
所述的N极插套由二极N极插套和三极N极插套组成,二极N极插套与三极N极插套相互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或效果。
一是由于同极插套与铜片之间通过连接片和插套连接片二次折弯冲压成型连成一体,插套与铜片之间不需焊接,解决了焊接所存在虚焊和假焊的问题,插套安装简单方便,部件模具板材利用率高。
二是两铜片之间相互平行错位分布,插套在铜片的同一侧,分布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爬电距离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插套朝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插套朝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L极铜片,2 N极铜片,3L极连接片,4L极插套连接片,5N极连接片,6N极插套连接片,7 L极插套,8 N极插套,9插座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插套插座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插座壳体9、L极铜片1、N极铜片2、L极插套7、N极插套8,同极的L极插套7和N极插套8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的L极插套7和N极插套8在L极铜片1和N极铜片2的一侧,L极铜片1和N极铜片2相互平行错位分布,L极铜片1通过L极连接片3和L极插套连接片4与L极插套7连为一体,L极铜片1与L极连接片3通过上折弯冲压成型,L极连接片3与L极插套连接片4通过下折弯冲压成型;N极铜片2通过N极连接片5和N极插套连接片6与N极插套8连为一体,N极铜片2与N极连接片5通过下折弯冲压成型,N极连接片5与N极插套连接片6通过上折弯冲压成型。所述的L极插套7由二极L极插套和三极L极插套组成,二极L极插套与三极L极插套相互连为一体。所述的N极插套8由二极N极插套和三极N极插套组成,二极N极插套与三极N极插套相互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法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法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5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音室隔音门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拔式接线端及应用该接线端的声光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