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5441.6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众;杨峰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预制 门型侧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砼预制构件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长线法生产预制梁的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预制梁制作通常采用单根制作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梁需采用不同规格的模板,模板通用性差,摊销成本高,也有采用长线法制作,也采用一根梁二条侧模,每根梁侧模相互独立,通用性也较差且支模效率低,梁制作占用场地大。一种可通长组装,支拆方便的门型侧模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性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包括两侧板、连接两所述侧板端部的顶板和连接两所述侧板下部的伸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侧板的内表面焊有竖向和水平向分布的钢条板加劲肋。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侧板底部设有水平梁。
所述伸缩机构为菱形可变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上下角处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竖向穿有调节螺杆,所述连杆机构的左右角与所述侧板上的加劲肋通过轴销相连。
所述侧板二侧均为平板或一侧为平板另一侧为弯折的台阶状板或二侧均为对称的有弯折的台阶状板。
所述顶板上在所述伸缩机构的对应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顶板下表面间隔焊有多条钢条板。
纵向所述加劲肋的上口切有斜口,所述侧板端部的纵向加劲肋设有多个穿螺栓的通孔。
模板总长度为6m-18m.
所述伸缩机构为多个,间隔距离为1.5m-2.0m。
台阶状侧模内部挂有配重砂袋。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门型侧模,一条模板可兼二根梁侧模,且适用于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梁,使用效率高,通用性强,大大降低预制梁模板成本。
2、采用长度较长的整块可伸缩模板,安装拆除方便,人工费用省。
3、钢模板板面接头少,表面光滑,制造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好。
4、模板的顶板可作为砼浇捣的操作平台,现场文明,砼浪费大大减少。
5、侧模与顶板焊接成整体但又可自由变形转动,模板脱模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另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另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台阶状单侧模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板状单侧模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用于制造预制梁的门型侧模的实施例,包括两侧板1、连接两所述侧板1端部的顶板2和连接两所述侧板1下部的伸缩机构3,所述侧板1的内表面焊有竖向和水平向分布的钢条板加劲肋4。本实用新型中的门型侧模在使用时,将多组排列组合使用,相邻两组之间加工预制梁。每组门型侧模的两个侧板1分别作为两个预制梁的一个侧面。所述伸缩机构3能够控制所述侧板1的收缩和张开,在拆模时,收缩伸缩机构3,使得所述侧板1的下部收缩,从而将预制梁从侧模中取出。所述加劲肋4提高侧板1的强度,使其不易发生变形。所述侧板1底部设有水平梁11。水平梁11是指底部向内延伸一段,提高底部的水平抗弯强度,减少伸缩机构3的数量,提高工效。水平梁11可以是焊接在所述侧板1的底部,也可以是由所述侧板1的底部向内延伸形成。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3为菱形可变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上下角处设有螺母31,所述螺母31竖向穿有调节螺杆32,所述连杆机构的左右角与所述侧板1上的加劲肋4通过轴销33相连。所述伸缩机构3由四根连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四根连杆的一端端部与上下两个螺母31相铰接,另外一端两两铰接,构成可以收缩机构。另外一端两两铰接形成连杆机构的左右两个角,这两个角与侧板1相连接,螺杆32旋转时,能够带动螺母31相对运动,控制连杆机构收缩。
参见图1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一侧为平板另一侧为弯折的台阶状板。参见图1和图6,所述侧板1的二侧均为平板。参见图2,所述侧板1的二侧均为对称的有弯折的台阶状板。这些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截面预制梁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众;杨峰,未经杨众;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5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其进料斗和卸料槽
- 下一篇:一种仿天然石材瓷砖的布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