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静脉血管显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4518.8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源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静脉 血管 显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静脉血管显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经常会遇到静脉输液之类的护理项目,静脉穿刺是医院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以往的传统操作完全依靠医护人员的经验,通过绑扎手臂使血管突起,靠手指弹摸和直接目视判断血管位置。该操作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也经常会引发患者对注射的恐惧感,尤其是儿童患者和特殊疾病患者,因此容易产生医患纠纷。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减缓医护人员心理压力,降低操作难度,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静脉血管观察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传统静脉血管观察仪由LED光源/激光源、启动按钮和电源指示灯等组成。测试时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再用遮光输液板盖在观察透镜上;然后让患者用手掌轻轻向下施加压力,触发启动按钮,LED光源透过穿刺部位;最后,医护人员实施穿刺操作,穿刺完成后,患者手掌离开启动开关,LED光源输出自动停止。但是,当穿刺部位不一定位于手掌时,该静脉血管观察仪使用不便,实施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红外静脉血管显像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且实施范围不受限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红外静脉血管显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红外摄像机、投影仪及位于所述红外摄像机与投影仪之间的分光镜,
所述红外摄像机和所述投影仪位于同一平面,且成90°夹角,所述红外摄像机的图像输出端与所述投影仪的图像输入端连接;
所述分光镜位于所述红外摄像机和所述投影仪的中心线交汇处,且分别与所述红外摄像机的中心线和所述投影仪的中心线成45°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红外摄像机与所述分光镜之间设有摄像物镜,且所述摄像物镜与所述红外摄像机同光路连接;所述分光镜与所述投影仪之间设有投影物镜,且所述投影物镜与所述投影仪同光路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光学窗口,所述光学窗口的周边设置有近红外光源。
所述红外摄像机的图像输出端与所述投影仪的图像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图像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利用人体静脉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线的特殊敏感性,使皮下隐约的浅层静脉血管实现实时、精准、清晰的显示,大大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紧张度,显著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患纠纷;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头皮针、足背、手臂等各处体表,实施范围不受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红外静脉血管显像装置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红外摄像机;3、投影仪;4、窄带滤光镜;5、摄像物镜;6、投影物镜;7、图像处理器;8、光学窗口;9、NIR光源;10、被测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封装壳体1中设有红外摄像机2和投影仪3,红外摄像机2和投影仪3之间设有窄带滤光镜4(分光镜),红外摄像机2和投影仪3位于同一平面,且成90°夹角,窄带滤光镜4位于红外摄像机2和投影仪3的中心线交汇处,且分别与红外摄像机2的中心线和投影仪3的中心线成45°。红外摄像机2与窄带滤光镜4之间设有摄像物镜5,且摄像物镜5与红外摄像机2同光路连接,窄带滤光镜4与投影仪3之间设有投影物镜6,且投影物镜6与投影仪3同光路连接,摄像物镜5与窄带滤光镜4之间的距离小于投影物镜6与窄带滤光镜4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摄像目标和投影目标具有相同的视场和相同的放大倍率,即放大率和光路相同,保证了图像的原位准确性,并且患者体位的位移不影响血管显影的准确性。
在封装壳体1上留一个光学窗口8,光学窗口8的中心线和红外摄像机2的中心线重合;在光学窗口的圆周均布NIR光源9(近红外光源),以使静脉血管接受足够的光能量,从而使足够的近红外光线通过光学窗口8到达红外摄像机2。
红外摄像机2的图像输出端与投影仪3的图像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图像处理器7,图像处理器7采用高速数字处理机,将获取到的静脉图像及其周边的灰度差别放大,并梯度化,然后将其尺寸、方向和颜色等处理为适合投影仪3的图像信号,并传输给投影仪3进行影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源,未经王庆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4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