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相涂层的反向摩擦转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892.6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吉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涂层 反向 摩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液相涂层技术,主要是将流体状的物质均匀地涂布在薄膜类卷材的表面。施实涂层的装置为反向摩擦转涂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高分子材料高速发展,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合成材料被制成各种厚度的薄膜,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对森林的保护和限制开采,大大提高了纸质材料的成本和限制了供应量。一种以聚丙烯为基础原料的仿真纸被研发出来,代替了一部分纸材的需求,且耐潮湿性方面更是传统纸材望尘莫及的。以高分子材料为原材料的膜类除了直接使用(例如农用大棚膜等属于直接使用)外,多数需表涂处理来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范围。例如,表涂处理后提高膜类的可印刷性能,用于商标标签印刷、用于户外广告;表涂压敏胶后制成粘性胶带,如封箱胶粘带、电气绝缘胶粘带、双面胶粘带等;表涂药物层后制成医用胶布等。如何高效、均匀地将涂覆液涂布于膜材表面,本文介绍了一种涂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相涂层的反向摩擦转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液相涂层的反向摩擦转涂装置,包括薄膜传送装置,所述的薄膜传送装置经过粘液轮,所述的粘液轮一侧设置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粘液轮之间形成有供薄膜通过的通道,所述的粘液轮的一部分浸在盛放有涂覆液的盛放槽中,所述的粘液轮与压紧轮反向转动,其中压紧轮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一致,粘液轮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粘液轮旋转浸过盛有涂覆液的盛放槽,在粘有涂覆液的粘液轮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刮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刮轮与粘液轮接触处开有一“L”型刮口;
进一步,通道的出料端设置有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传送装置将薄膜传送到粘液轮上,并穿过通道,工作时压紧轮与粘液轮反向旋转,其中压紧轮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一致,粘液轮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相反,通过粘液轮与薄膜的反向摩擦,将粘液轮上附着的涂覆液转移到薄膜上。调节刮轮与沾液轮的间隙来控制涂层厚度,当沾液轮与薄膜线速度相等时,涂层厚度不等量转移到薄膜表面。当选用涂覆液为胶粘剂时,涂覆烘干后的薄膜即变为粘性胶带卷;当选用涂覆液为油墨锚回树脂时,这种带有涂层的薄膜用于印刷,油墨就能很好的印刷上去,且相对牢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涂层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液相涂层的反向摩擦转涂装置,包括薄膜传送装置1,所述的薄膜传送装置1经过粘液轮2,所述的粘液轮2一侧设置有压紧轮3,所述的压紧轮3为橡胶轮,所述压紧轮3与粘液轮2之间形成有供薄膜通过的通道4,所述的粘液轮2的一部分浸在盛放有涂覆液的盛放槽5中,所述的粘液轮2与压紧轮3反向转动,其中压紧轮3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一致,粘液轮2与薄膜接触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薄膜传送方向相反,压紧轮3与粘液轮2之间反向旋转可使薄膜张紧。
所述的粘液轮2旋转浸过盛有涂覆液的盛放槽5,在粘有涂覆液的粘液轮2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刮轮6,所述的刮轮6与粘液轮2接触处开有一“L”型刮口7,在圆形滚轮上开一“L”型刮口7,这样的加工方式比一般的刀具或者刮刀的刮条处更加平整,能够使得涂覆液更加均匀的粘在粘液轮2上,并进一步使得涂覆液在薄膜上更加均匀的分布。
通道4的出料端设置有热风机8。
将精密抛光沾液轮2浸泡在涂覆液中,通过调节刮轮6与沾液轮2间的间隙来调节涂液量。刮轮6固定不转动,当沾液轮2转动时,其表面即预涂一层涂覆液,薄膜的电晕处理面朝向沾液轮,启动橡胶轮气缸,使薄膜接触沾液轮2,压紧轮3与沾液轮2反向转动,通过摩擦方式将沾液轮2上的涂覆液转移到膜面,沾液轮2线速度与膜和橡胶轮的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即可将所预涂的涂覆液等量转移,厚度保持不变。经热风烘干,卷取即成。
热风温度控制在60℃~90℃范围内,风速10~20米/秒时,则薄膜速度可在30m/分钟~50m/分钟的范围内达到良好干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G物联网P2P视频安防监控平台
- 下一篇:车载无线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