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766.9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纪国瑞;汪正军;张会广;潘磊;王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马丽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机舱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温度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不断地发展,风电场装机容量逐年上升,风电场的分布也越来越广。风电机组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为了使机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机舱内的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环节。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是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而现有的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单点温度测量,根据单点温度测量而非整体温度场测量结果进行整体盲目加热,不但会增加加热能耗,更容易造成机舱内的温度场不均匀,影响机舱内设备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使机舱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建立机舱内均匀的温度场,保证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场检测分析装置,包括安装于机舱内部多个点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度场计算分析模块;动态最优加热装置,包括安装于机舱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个加热器及与所述加热器连接的动态优化加热计算模块;热交换通路装置,包括位于机舱内主要热源设备、机舱壁、机舱出风口处的一组连通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通路装置与风电机组的PLC模块连接;且所述温度场计算分析模块及动态优化加热计算模块内置于风电机组的PLC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通路装置为一组水冷管壁。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风电机组为双馈风电机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8个,分别安装于机舱四角、齿轮箱前后和发电机前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单点温度测量,无法建立机舱内温度场的问题。
(2)解决了主要热源工作时,温度场不均匀盲目加热的问题。
(3)降低了加热能耗,以最小能量消耗完成机舱均匀温度场的建立。
(4)可实现对机舱温度的控制,保证机舱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机舱内均匀的温度场,从而使机组适应各种高温或严寒的环境,提高机组舱内设备的运行寿命和安全系数。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温度场检测分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态最优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热交换通路装置在机舱内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电机、2-机舱、3-齿轮箱、4-水冷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采取多点检测的方法,对机舱内部进行多点温度检测,并根据多点温度检测数值实时计算出机舱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机舱内部要求的温度控制范围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判断,选择动态启动或停止位于机舱内部不同位置的加热器,以最小的加热能耗完成动态加热和机舱内均匀温度场的建立,或选择启动热交换通路完成机舱内外的热交换以及机舱内温度场不均匀时的内部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风电机组机舱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温度场检测分析装置、动态最优加热装置及热交换通路装置。其中,温度场检测分析装置主要完成机舱多个关键点温度检测和温度场分布分析;动态最优加热装置主要以最小加热器工作消耗完成机舱内均匀温度场的建立;热交换通路主要完成机舱内外的热交换以及机舱内温度场不均匀时的内部热交换。
图1、2 所示,温度场检测分析装置由若干(1-m)个温度传感器(PT100)和一个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度场计算分析模块组成。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一般根据机舱大小和机舱内主要热源设备确定,一个典型的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方案是:8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部署于机舱四角、齿轮箱前后和发电机前后。温度场计算分析模块内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PLC模块中,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值,实时计算机舱的温度场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篱修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倒装芯片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