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圆盘式润滑油拖动力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477.6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霜;尹宇鹤;李璞;曹佳伟;李燕;袁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润滑油 拖动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控技术领域的测量仪器,具体是测量润滑油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拖动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主要特点就是同时考虑接触表面的弹性变形和粘压效应,而滚动轴承、齿轮等传动接触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弹流润滑状态。比如在滚动轴承中,轴承内圈转动时,滚子与内外圈之间产生弹性变形,滚子与润滑油膜之间就会产生拖动滚子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拖动力。
该拖动力对滚动轴承、齿轮等传动件的动力学行为影响极大。如轴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存在的油膜拖动力极大影响了保持架的运动稳定性和寿命,若不加以控制,将导致保持架的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滚动轴承的寿命。因此,根据润滑油的拖动性能进行轴承设计不仅能控制滚动体的滑动和滚动,而且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保持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可见,润滑油拖动力特性是进行滚动轴承、齿轮等传动件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拖动力误差比较大,工程上一般要通过设计专门的拖动力试验测试装置来测试拖动力。所以进行润滑油拖动力的试验测量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润滑油进行拖动特性测试的双圆盘试验机或球盘试验机存在的问题在于:1.采用电主轴驱动盘试件(或球试件),成本较高。2.可以沿拖动力方向转动的盘(或球)试件,其支撑轴承(滚动轴承或静压轴承)本身的摩擦力对于两圆盘(或球盘)之间拖动力的精确测试产生较大影响。3. 目前润滑油试验装置只能实现径向加载,不能实现轴向和径向同时加载。4.实盘磨损后,换盘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能精确测量润滑油拖动力的试验机,该试验机能模拟润滑油弹流润滑状态真实工况,相应的传动接触件之间滚动运动同时伴有滑动运动,能连续加载,能够准确测量出弹流状态下润滑油拖动力的大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圆盘式润滑油拖动力试验机,包括电动机Ⅰ、电动机Ⅱ、联轴器Ⅰ、联轴器Ⅱ、下圆盘轴、上圆盘轴、上圆盘和下圆盘、液压加载机构和测力机构组成,电动机Ⅰ通过联轴器Ⅰ与下圆盘轴连接,电动机Ⅰ驱动和下轴圆盘轴连接的下圆盘转动,电动机Ⅱ通过联轴器Ⅱ和上圆盘轴连接,上圆盘轴穿过液压加载机构和测力机构并与上圆盘连接,电动机Ⅱ驱动上圆盘转动;
所述的测力机构包括电阻式应变片、集流环、电阻应变仪和计算机,电阻式应变片贴近上圆盘设置并贴设在上圆盘轴上,集流环套设在上圆盘轴(108)上,并设置在上圆盘与液压加载机构之间,电阻应变片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集流环连接,集流环将电信号传输给电阻应变仪,电阻应变仪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采集分析测出弹流拖动力的大小。
本发明所述的液压加载机构设有箱体、箱体内设有一个空腔,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凸台,设有轴肩的上圆盘轴穿过空腔,并与凸台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液压腔,箱体两端分别设有轴承端盖Ⅰ和轴承端盖Ⅱ,箱体上端设有进油口,下端设有泄油口,箱体内的两端设有圆柱滚子轴承Ⅰ和圆柱滚子轴承Ⅱ,并分别与轴承端盖Ⅰ和轴承端盖Ⅱ配合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试验机还设有试盘快速更换机构,试盘快速更换机构包括基座、滑道、定位孔、圆柱销,基座表面固定设有滑道,滑道上设有定位孔,滑道上设有与滑道相匹配的可滑动的箱体,圆柱销穿过定位孔将箱体固定在滑道上。
本发明所述的运动模拟机构还包括模拟箱,小齿轮、大齿轮、上圆盘和下圆盘设置在模拟箱内,模拟箱上设有用于支撑上圆盘轴的圆柱滚子轴承Ⅲ。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机Ⅰ和电动机Ⅱ均为无级变速直流调速电动机。
本发明所述的下圆盘的轮缘为锥面。
本发明所述的上圆盘的轮缘为锥面。
本发明所述的上圆盘的轮缘为锥面,锥面上设有截面为圆弧形的环形凸起。
本发明所述的上圆盘轴与上圆盘连接的一端为弹性轴。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采用锥面轮缘的圆盘,可以将轴向的加载力分解出一部分在垂直于锥面的法向方向上,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加载装置在轴向上和径向上的同时加载,从而使得模拟出的工况更接近于真实工况,使得拖动力测量更加精确。
2、本试验机成本低,加载范围大,测力准确,调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设备
- 下一篇:四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