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445.6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吕卫华;杜贵平;谢东生;邓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8/00 | 分类号: | B32B18/00;C04B35/622;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31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陶瓷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属于无机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也称复合微晶石,复合微晶石是将厚度为1~5mm的微晶玻璃复合在陶瓷玻化砖表面的新型复合板材。因为其表面是微晶玻璃层,所以完全防污,方便清洁维护;另外其避免了天然石材的放射性危害,属无放射性产品,是装饰用的理想绿色建材。色泽自然、晶莹通透、永不褪色的特点,具有自然玉石的装饰效果,是目前高档墙地砖产品的首选。然而在环境由明转暗的过程中,产品的色彩、图案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果打破上述限制,提供一种在环境由明转暗过程中不借助其它照明工具,还具有装饰效果的产品,并具这种装饰效果和现有产品相比为不同的全新风格,则可以丰富产品品系,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产品。通过在布撒微晶玻璃熔块前先布撒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颗粒,微晶玻璃熔块熔融后,在微晶玻璃层内形成夜光区域,这样在外部环境由明转暗的过程中,夜光区域中的长余辉荧光材料释放其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发出荧光,荧光颜色因长余辉荧光材料中的掺杂离子不同而不同。
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其自下至上包括砖坯层、底釉层、印花层、微晶玻璃层,其中在微晶玻璃层内有分散的夜光区域。
上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其中夜光区域在微晶玻璃层内的分布为随机分布。
更优选地,上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其中夜光区域在微晶玻璃层内沿印花层图案纹路分布。
更优选的,上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其中砖坯层上表面具有凹凸图案,底釉层、印花层随砖坯层上表面的凹凸图案起伏。
上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其中夜光区域分布在凹凸图案的凹陷处。
上述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
(1)选用陶瓷砖常规原料配方制成粉料,将粉料通过反打布料后冲压制成通体砖坯或者包含底料层和面料层的砖坯。
(2)砖坯烘干后,清洁其表面,施底釉形成底釉层,再进行喷墨印花形成具有既定图案的印花层;
(3)入辊道窑进行第一次烧成,烧成温度1210~1230℃,烧成周期90~180分钟;
(4)布撒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上述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颗粒;
(5)布撒微晶玻璃熔块;
(6)入辊道窑进行第二次烧成,形成夜光层和在夜光层上的微晶玻璃层,烧成温度1000~1100℃,烧成周期100~300分钟;
(7)第二次烧成后,进行磨边和抛光。
上述方法中,布撒的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上述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颗粒为随机分布。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布撒的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上述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颗粒为沿印花层图案纹路分布。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3)优选地烧成温度为1220℃,烧成周期为150分钟。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6)中烧成温度为1050℃,烧成周期为180分钟。
优选地,步骤1所使用的冲压模具的模腔具有凹凸图案,凹凸图案的凸起处与凹陷处与模腔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d为0.22~1.1mm。更优选地,在步骤(4)布撒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上述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颗粒后轻微震动砖坯,使长余辉荧光材料或含有上述长余辉荧光材料的熔块主要落入其所在区域的凹陷处。
上述凹凸图案优选和印花层图案主纹理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夜光区域大致上是随着砖面的主纹理走向分布,有层次和脉络感。
本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当环境由明转暗后,夜光层中的长余辉荧光材料释放其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发出荧光,荧光颜色因长余辉荧光材料中的掺杂离子不同而不同,可以将璀璨闪烁的星河、斑斓变幻的星云等自然界奇幻在每件砖中呈现。
2、本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在现有成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工艺简单稳定,优质品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对应产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对应产品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1—砖坯层;201—底釉层;301—印花层;401—夜光区域;501—微晶玻璃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刮刀条
- 下一篇:汽车丁基防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