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7943.9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H·V·吴;R·E·马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2/72;H01R12/7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地址: | 法国吉***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连接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523,076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已阐述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可被构造成与比如为基板的互补电气部件匹配。一般地,基板沿着邻近基板的引导缘的相反侧面承载多个电触头垫片。电连接器可以承载多个电触头,多个电触头构造成当电连接器匹配至基板时邻接基板上的电触头垫片,由此将电连接器设置成与基板电连通。尽管基板上的电触头垫片可被容纳在由电连接器承载的电触头的弹性匹配端部之间,但仍然希望提供用于紧固和/或保持插孔连接器和基板之间的匹配接合的附加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构造成沿着匹配方向匹配至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限定具有前端部的壳体本体,所述前端部限定匹配接口,所述连接器壳体还限定插孔,所述插孔延伸到所述前端部内以便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匹配接口,所述插孔的尺寸设定成容纳所述基板的前缘,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限定延伸到所述壳体本体内的凹穴并且限定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凹穴的基部;
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承载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限定匹配端部,所述匹配端部构造成当所述匹配接口容纳所述基板时电连接至由所述基板的 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承载的电触头垫片,所述电触头限定安装端部,所述安装端部与所述匹配端部相反地布置并且构造成电连接至相应的缆线;以及
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凹穴中的至少一个闩锁构件,所述闩锁构件包括承载锁定构件的闩锁臂,所述闩锁构件能够沿以下方向运动:1)当所述基板完全地容纳在所述插孔中时使得所述锁定构件运动至所述孔内的附装方向,以及2)从所述孔移除所述锁定构件的拆卸方向。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上述概要以及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为了例示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申请不局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的布置和/或结构,其中:
图1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基板、缆线组件和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电连接器构造成安装至缆线组件并匹配至基板;
图1B是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与电连接器分解的基板;
图2A是在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电力触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2B是在图2A中示出的电力触头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C是在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2D是在图2C中示出的信号触头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基板的透视图;以及
图4A是示出在电连接器与基板匹配时电连接器的闩锁构件向基板的附装的剖面侧视图;
图4B是电连接器的如图4A中所示附装至基板的闩锁构件的顶部透视图;以及
图4C是电连接器的如图4A中所示附装至基板的闩锁构件的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起见,附图中示出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同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识。某个术语在以下说明书中仅为了方便而采用而非限制。词语“左”、“右”、“前”、“后”、“上”和“下”指示在附图中做出参照的方 向。词语“向前”、“向前地”、“向后”、“内”、“向内”、“向内地”、“外”、“向外”、“向外地”、“向上”、“向上地”、“向下”以及“向下地”分别指的是朝向和远离所参照的目标及其指定部分的几何中心的方向。术语旨在非限制性地包括上述所列词语、其派生词以及相似含义的词语。
最初参照图1A-B,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20包括构造成匹配至基板200的形式的互补电气部件的电连接器22,基板200可被构造为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电连接器22构造为电缆连接器。电连接器22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30和由连接器壳体30支承的多个电触头38。电连接器22限定构造成被安装在缆线组件32上的安装接口31,由此将多个电触头38设置成与缆线组件32电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公司,未经FCI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7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