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静脉输液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718.X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田晓岚;陈炜;杜云海;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静脉 输液 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静脉输液钢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操作。传统的静脉注射针的针头外套有静脉针护套,该静脉针护套细长,开口小,往输液针上套护套时,操作人员需要非常仔细小心才能套上,稍不留意就会损伤针尖造成浪费;而当医护人员给患者输液时,玩玩摘掉护套随手扔掉,输液完成后针尖裸露,很容易刺伤护理人员,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针刺也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我国是乙肝高发国,总感染率高达61%左右,丙肝自90年代以来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尽管注射针制造厂家已经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从而提供出各种安全型新产品替代普通的注射用具,但由于留置针穿刺的一定要求和经济原因,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静脉注射钢针仍是医护人员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静脉输液钢针,用于解决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易受针刺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静脉输液钢针,包括针座、软管、输液针以及针套,所述软管一端连接所述输液针,另一端连接所述针座,所述输液针包括针尖和针翼,所述输液针外周设有所述针套,所述针套为轴向通透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针套侧壁处设有沿轴向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针座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所述滑槽封闭端的一侧、垂直于所述滑槽的位置设有一短槽,所述短槽与所述滑槽相通;所述针翼通过所述滑槽或短槽凸出于所述针套。
较优的,所述短槽的大小与所述针翼底部的大小相适应。
较优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输液针的长度。
较优的,所述针套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软管的外径。
较优的,所述针套的内径小于所述针座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在未使用的状态下,针套套在输液针外侧,输液针的针翼位于短槽内,用以固定输液针,使其在针套内不随意滑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时,将针翼从短槽内转出,并沿滑槽滑动,由于滑槽一端敞开,因此可使输液针完全露出针套;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的一端设有针座,因此针套不会从针座端滑出而丢失;输液结束后,将针套重新滑动并套回注射针处,并将针翼旋入短槽内,使针套不脱离,以保证医护人员及回收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能保护医护人员及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不受针刺伤害,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安全静脉输液钢针未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2:针套结构示意图
图3:安全静脉输液钢针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1.针套11.滑槽12.短槽2.输液针21.针尖22.针翼3.软管4.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未使用时,如图1所示,包括针座4、软管3、输液针2以及针套1,软管3一端连接输液针2,另一端连接针座4,输液针2包括针尖21和针翼22,输液针2外周设有针套1,针套1为轴向通透的圆筒状结构,针套1侧壁处设有沿轴向方向的滑槽11,滑槽11的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滑槽11封闭端的一侧、垂直于滑槽11的位置设有一短槽12,短槽12与滑槽11相通;针翼22通过滑槽11或短槽12凸出于针套1。针套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使用时,将针翼22从短槽12内转出,并沿滑槽11滑动,由于滑槽11一端敞开,因此可使输液针2的针剂21完全露出针套1;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的一端设有针座4,因此针套1不会从针座4端滑出而丢失;使用时的安全静脉输液钢针如图3所示。输液结束后,将针套1重新滑动并套回注射针2处,并将针翼22旋入短槽12内,使针套1不脱离,恢复图1的状态,以保证医护人员及回收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未经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