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握持的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370.4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1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明;刘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州威诚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握持的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餐具用品。筷子起源于中国,从古代起就流传至领近国家,现在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之一。其使用方便,能够用它进行挑、拨、夹、拌、扒。
目前传统的筷子基本上都是圆形的筷子,方形的筷子,或者方手圆足。圆形的筷子握持舒适,但握持不稳定容易打滑,方形的筷子握持便于握持,放置也方便,但使用的舒适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握持的筷子,它握持舒适,且不会有圆形筷子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便于握持的筷子,包括两根相同长度的棒体,所述棒体包括握持部和夹持部,所述握持部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四角为圆弧形,所述夹持部截面为圆形,所述棒体的下半部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棒体的握持部不与夹持部相连的一端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握持部占棒体的三分之二长度,所述夹持部占棒体的三分之一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筷子表面设有漆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棒体采用木、竹或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筷子的握持部的截面为边角为圆 弧形的长方形,截面边角为圆弧形使握持较舒适,截面为长方形是握持稳定不打滑,既照顾了筷子握持的舒适性又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握持的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握持的筷子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
1、握持部;2、夹持部;3、握持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便于握持的筷子,包括两根相同长度的棒体,所述棒体包括握持部1和夹持部2,所述握持部的截面3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四角为圆弧形,所述夹持部截面为圆形,所述棒体的下半部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筷子的握持部的截面3为边角为圆弧形的长方形,截面边角为圆弧形使握持较舒适,截面为长方形是握持稳定不打滑,既照顾了筷子握持的舒适性又具有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棒体的握持部1不与夹持部2相连的一端为半球形。筷子的一个端点为半球形,是筷子整体平滑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1占棒体的三分之二长度,所述夹持部2占棒体的三分之一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筷子表面设有漆涂层。此种结构使筷子便于清洁,且经久耐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棒体采用木、竹或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州威诚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州威诚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弯管机无线角度实时监测装置
- 下一篇:水中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