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浓缩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432.X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2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污泥浓缩罐。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罐是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含水率较高,为了将污泥水中所含污泥分离压滤成含水较少的泥饼,必须使用污泥浓缩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浓缩罐,设计合理,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一种污泥浓缩罐包括罐体、减速电机、上下层搅拌叶片、支架及滑动轴承、絮凝剂加药泵、污水提升泵、污泥提升泵、溢流口和上清液排放口。减速电机通过转动杆连接罐体内的搅拌叶片,转动杆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絮凝剂加药泵、污水提升泵通过管路连接在罐体的上端,污泥提升泵设置在罐体的下部,罐体上有溢流口、上清液排放口。
所述罐体截面直径和有效液面高度比为1:3。
所述搅拌叶片的半径是罐体半径的1∕3。
所述上下层搅拌叶片的距离为灌体高度的4∕10。
所述下层搅拌叶片在距罐体底部的高度是有效液面高度的1∕3。
所述清液排放口设在液面高度下方的4∕10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将絮凝和浓缩两环节合并,利用污泥自身重力压缩,沉淀絮凝效果好,污泥浓缩时间短,仅需30分钟;不用加热,能源消耗低;适应于活性污泥和气浮污泥及其混合液,对污水的含水情况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污泥浓缩罐包括罐体11、减速电机5、上下层搅拌叶片6,10、支架7及滑动轴承8、絮凝剂加药泵1、污水提升泵2、污泥提升泵9、溢流口3和上清液排放口4。减速电机5通过转动杆连接罐体内的上下层搅拌叶片6,10,转动杆下端通过滑动轴承8固定在支架7上,絮凝剂加药泵1、污水提升泵2通过各自的管路连接在罐体11的上端,污泥提升泵9设置在罐体11的下部,罐体11上有溢流口3、上清液排放口4。
根据污泥沉降理论和沉降实验数据,精心设计减速电机5的转速为35转/分钟、上下层搅拌叶片6,10半径取罐体半径的1∕3,上下层搅拌叶片的距离为灌体11的高度的4∕10,下层搅拌叶片6,10距罐体底部的高度是有效液面高度的1∕3,保证污水和絮凝剂在罐体11内有效混合,避免转速过高将絮凝团打碎,同时保证机械电力功耗最小。
按着污泥沉降数据曲线和沉降压缩要求,精心设计罐体11的截面直径与有效液面高度比为1:3,保证足够的静水压力以最短的时间将底层污泥沉淀压缩到适合压滤机压滤的要求。
仔细计算将上清液排放口4设在液面高度下方的4∕10处,最大限度的将上清液排放到调节池重新处理,减少需要经过压滤机压滤的污泥数量,提高污泥压滤效果,缩短压滤时间。
污泥浓缩罐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进行絮凝浓缩处理,减少污水含水率,满足污泥压滤要求设计的关键设备,其操作规程如下:
1、检查浓缩罐状态和相关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关闭上清液排放口阀门和污泥提升泵泵阀门;
2、启动污水提升泵2提升污水进浓缩罐,然后启动絮凝剂提升泵1按调节好的流量往浓缩罐内加注絮凝剂;
3、当污水水面达到上层搅拌叶片6时启动减速电机5;
4、当溢流口3开始溢流污水时停止污水提升泵2和絮凝剂提升泵1;
5、根据污水絮凝情况,停止减速电机5;
6、罐体11内污水静止絮凝沉淀到上清液比较清,上清液排放口4排放的是清水时,打开上清液排放口阀门排掉上部的上清液;
7、启动污泥压滤机系统,然后打开污泥提升泵阀门,启动污泥提升泵9将污泥全部打到污泥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完成一个操作循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4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