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445.5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华;曾辉;张学成;朱向庆;吴华波;罗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40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气体 流量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对气体流量测量的关键部件在传感器,通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常见的是采用自重浮子式、叶片式、涡街式、电磁式、热式、超声波式等若干种。这些类型的气体流量传感器,其共同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容易磨损、很难用于测量高温气体流量。如专利号为92204506.2(申请日:1992年3月14日,公告日:1992年10月7日)公开的一种“气体流量计”,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传感器主要通过流动的气体推动叶片旋转,通过叶片上的永磁钢体和圆周上固定的电磁感应器作用得到反映流量的脉冲信号。还有一种光电式的流量传感器,如专利号为90224409.4(申请日:1990年11月23日,公告日:1991年8月28日)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由于其电子检测装置置于气体通道中,电子器件(如电磁装置)容易受高温影响而损坏,很难做到高温气体的流量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且抗强电磁干扰的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两个管接口与外部待检测高温气体流通管道连接,其中所述三通管的第三个管接口连接有支撑座,在支撑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其中一端延伸至三通管与外部待检测高温气体流通管道相连接的两个管接口之间的内腔中,在位于该内腔的转轴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旋转叶片,在旋转叶片上方且沿转轴中轴线的一边设有挡风板;在转轴另一端设有转盘,在转盘上设有检测孔,在转盘侧边设有与检测孔相对应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与外部检测设备电路连接。
上述的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中,所述的支撑座为连接导管,该连接导管一端插设在三通管内,另一端延伸至三通管外侧;所述的转轴穿设在连接导管内,在转轴与连接导管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旋转叶片和转盘分别设置在连接导管两外侧的转轴上,所述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固定在转盘侧边的连接导管上。
上述的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中,所述的挡风板与连接导管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所述的挡风板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旋转叶片与该挡风板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导管的自由端套设有防护外壳,所述的转盘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防护外壳内。
上述的一种高温气体流量传感装置中,所述的三通管为T字形,其中两个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管接口与外部待检测的高温气体流通管道连接;垂直于上述两个管接口的第三个管接口与支撑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旋转叶片与挡风板配合,气体流过旋转叶片时,叶片受力而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转轴另一端的圆盘转动,通过圆盘上的检测孔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配合,圆盘旋转一圈,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即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在规定的气体流量范围内,旋转叶片通过转轴带动转盘的转速与气体流速成正比关系,所以通过光电作用所产生的电脉冲信号频率与气体流量成正比,因此,输出的脉冲信号由外电路的作用即可转换成瞬时的气体流量值。外部设备通过测量脉冲信号频率与流量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流量的大小,这种测量方法更适合于测量各种高温气体流量,将比传统的质量浮子式流量计精度高,减少对气体的阻碍影响,测量范围广,测量结果稳定,有利于实现计量数字化,造价更低廉;同时,将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气体外部,并且在其外围设置防护外壳,使得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具有抗强电磁干扰和抗高温影响的能力,同时不会与待测气体直接接触,保证其可以长时间正常地工作,保证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新型主要检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三通管1、支撑座2、转轴3、旋转叶片4、挡风板5、转盘6、检测孔6a、对射式光电传感器7、防护外壳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