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电陶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150.8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守佳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F24C7/08;F24C15/00;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平镇市复兴***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陶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陶炉,特别是指一种能够控温并产生空气对流而达到热气散逸降温功效的陶瓷电陶炉。
背景技术
按,电气炉具相对于瓦斯炉具更具备环保、干净、火力稳定、快速及均匀地加热、能源料率高及安全等优点,而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烹饪用具,并且有越来越多家庭及餐厅使用电气炉具取代传统的瓦斯炉来加热与料理食物。
目前,坊间最普遍常见的电气炉具应该算是“电陶炉”及“电磁炉”这两种电气炉具;其中,电陶炉的加热原理利用内部的发热组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透过陶瓷玻璃(炉面)将热能传递热至上方的器具或食材;至于,电磁炉则利用变动的电场与磁场使锅具发热。
由于电陶炉透过陶瓷玻璃(炉面)直接对上方的器具或食材加热,因此其所适用的烹调锅具不必受限于必须是锅底自体发热的锅具(电磁炉所适用的锅具本身必须是导磁材料才能感应电流,所以陶锅、铝锅都无法使用),而且电陶炉所产生的电磁波亦较电磁炉所产生的电磁波低。
电陶炉虽然相较传统瓦斯炉具更具备环保、干净、火力稳定、快速及均匀地加热、能源料率高及安全等优点,相较于电磁炉可适用较多种的锅具进行食物的烹煮;惟,目前坊间习用的电陶炉大多只能于炉面放置锅具烹煮食物,无法利用炉面的高温来煎、烤食物,而且电陶炉的炉面温度相对较高,较容易发生遭炉面烫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能够控温并产生空气对流而达到热气散逸降温功效的陶瓷电陶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示。
一种陶瓷电陶炉,至少包含有:一陶瓷本体,其为一中空壳体,而该陶瓷本体设有复数透孔;一电路板,其设于陶瓷本体内,而该电路板以电性连接设有一风扇;一隔热件,其卡设该陶瓷本体内;一发热件,其设陶瓷本体内并架设于该隔热件,且发热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一耐热炉板,其相对应架设于该隔热件为加热接触;一控制件,其电性连接该电路板。
该陶瓷本体内侧设有凸缘,而该隔热件凸设有抵靠部,以使该隔热件藉由抵靠部跨设凸缘以卡抵该陶瓷本体,且该凸缘以环设该陶瓷本体,或该陶瓷本体设复数凸缘且呈间隔设置。
该电路板以螺锁固定于该陶瓷本体,或者该电路板以弹片卡固于该陶瓷本体。
该发热件为电热丝,或为电热片,或为电热线圈。
该隔热件设有容置部以供该发热件设置,且该隔热件为耐热材质。
该耐热炉板设有远红外线元素,且该耐热炉板为耐热基材制成,而耐热基材为耐热玻璃板,或为耐热陶瓷板,或为陶瓷玻璃板,或为微晶面板。
该耐热炉板与该陶瓷本体接触端缘涂布耐热胶以固定。
该控制件为旋钮开关,且该控制件设连接件以连结电路板。
该控制件设连接件以连结电路板,且该控制件为微电脑模组,而该微电脑模组为按键控制,或为触控件以触动控制加热,或为遥控件以感应控制加热。
该耐热炉板上设一烤盘,而该陶瓷本体一底部具有一开口,且该陶瓷本体为特殊造型的中空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于使用时,可供直接于耐热炉板上放置茶具或锅具,可供控制定时恒温加热或持续加热以烹煮开水或食物,且风扇不仅防止电路板过热,同时可带动陶瓷本体内热气,并藉由透孔以使空气产生对流而达到热气散逸降温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结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件散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件与电路板连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号说明:
陶瓷本体10
透孔11
凸缘12
开口13
电路板20
风扇21
隔热件30
抵靠部31
容置部32
发热件40
耐热炉板50
控制件60
连接件61
茶具70
烤盘8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结构分解图,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结构组合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电陶炉基本上包含有:一陶瓷本体10、一电路板20、一隔热件30、一发热件40、一耐热炉板50以及一控制件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守佳,未经梁守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