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812.8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安儒海;郑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主要用于工件表面抛光处理,可使工件表面更光滑、更细腻,增加美感和触摸舒适度,在现代工业产品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持式抛光机是将抛光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其体积小,操作灵活。但是手持式抛光机的工作面积相对较小,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一般只适用于平面抛光,对于大面积、不规则曲面的工件,则很难进行完整的抛光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抛光机,以解决手持式抛光机不能对大面积、不规则曲面工件进行完整抛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电机和抛光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抛光轮之间接有传动软轴。
所述抛光轮通过紧固头与所述传动软轴相接。
所述紧固头包括顺序相连的前螺杆、固定杆、后挡片和后接头;所述抛光轮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在所述后接头上开有螺孔,在所述传动软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的螺杆。
在所述传动软轴上套接有钢管。
在所述抛光轮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和抛光轮之间接有传动软轴,根据需要设置所述传动软轴的长度,可以使得抛光机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工作,进而实现对大面积工件进行抛光;而且,所述传动软轴可弯曲、可扭转,故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不规则曲面工件的抛光,例如实现对深缝或转角处等的抛光;同时通过弯曲或扭转所述传动软轴,可实时调整抛光轮的抛光角度以及受力情况,进而降低工件表面的磨损度。
在所述传动软轴上套接钢管,可以防止所述传动软轴弯曲,这种抛光机适用于长形筒体内壁的抛光。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不规则曲面工件抛光时,不规则曲面的曲率半径应大于抛光轮的半径。当对深缝或转角处抛光时,缝深应小于抛光轮的半径,转角角度应大于等于90°。当对长形筒体内壁抛光时,应使抛光轮直径小于筒体直径至少100mm,工作时,使筒体底部与抛光轮轮面平行,启动电机,将抛光轮伸进筒体内,手扶或自动控制电机下方的活动支架沿设定导轨运动,使抛光轮逐渐深入到筒体内进而对筒体内壁进行抛光。在长形筒体上增设辅助电机,由所述辅助电机控制所述长形筒体旋转,并使长形筒体旋转的方向与抛光轮旋转的方向相反,这样可增加抛光轮的抛光线速度,提高抛光效率。另外,通过增加抛光轮的个数,也可提高抛光机的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紧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中:1、电机,2、传动软轴,3、紧固头,3-1、前螺杆,3-2、固定杆,3-3、后挡片,3-4、后接头,4、抛光轮,5、垫片,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1和抛光轮4之间接有传动软轴2,传动软轴2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而设定;也可制成较短的标准长度,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连接组合。传动软轴2的后端通过楔形保险开关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接,传动软轴2的前端接紧固头3,抛光轮4固定在紧固头3上。
如图2、图3所示,紧固头3的中间部件为固定杆3-2,在固定杆3-2前端接有前螺杆3-1,固定杆3-2的后端连接后挡片3-3,后挡片3-3连接后接头3-4,在后接头3-4上开有螺孔。在传动软轴2的前端焊接螺杆,所述螺杆与后接头3-4上的螺孔配合连接,实现传动软轴2与紧固头3的连接。
抛光轮4固定在紧固头3的固定杆3-2上。通过设置固定杆3-2的长度,可使抛光机配置单片、双片或三片等的抛光轮。固定杆3-2的长度应小于所有抛光轮4的总厚度约5mm,固定杆3-2的外径略小于抛光轮4的内径,从而可使抛光轮4轻松自如地套在固定杆3-2上。
当抛光轮4套在固定杆3-2上时,其后端由后挡片3-3卡住,其前端通过垫片5和螺母6固定,螺母6拧在紧固头3的前螺杆3-1上,垫片5位于螺母6与抛光轮4之间。垫片5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板材加工而成,所述板材的屈服强度RcL≥350MPa。垫片5内径与前螺杆3-1相匹配,垫片5的外径大于等于抛光轮4内径的1.5倍。当抛光轮4太薄不易固定时,可在固定杆3-2上增加垫片的个数,或者增加垫片的厚度。垫片5紧贴抛光轮4的一侧应拉毛以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抛光轮打滑空转。
电机1固定在活动支架上,所述活动支架底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在导轨上前后移动,进而可使得传动软轴2及抛光轮4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