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9714.2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盈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523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灯具,兼容目前标准化的照明线路,具有一般照明、脱离市电的移动照明及应急照明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灯具只有单一的照明功能,一旦突然停电,如果用户有应急照明需求或用户有特殊需要,想取下灯具,实现类似手电筒式移动照明,普通灯具均不能满足这个要求。而单纯的应急灯一般在市电正常时不具备照明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灯,使用现代LED节能照明的概念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使灯具实现普通照明和应急照明功能合一,同时使之具有脱离市电实现一定时间移动照明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灯,其特点在于,所述节能灯包括灯体和两个输入端,所述两个输入端安装于所述灯体上并与一外部电源相连或与一导体相连,且所述灯体内设有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电池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用户开关及人体接触检测电路、直流电压检测电路、LED驱动电路及LED组件,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所述两个输入端,并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池充电电路、所述直流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用户开关及人体接触检测电路和所述LED驱动电路相连,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充电电路和所述LED驱动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用户开关及人体接触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相连,所述LED组件安装于所述灯体的底部上并与所述LED驱动电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为球形灯泡,且所述灯体顶部设有符合国际标准的灯头,以兼容普通照明线路,使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可同普通灯泡一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外侧面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由纳米散热技术制成的鳍状散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为长条形日光灯形状的灯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为盘状吸顶形状灯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节能灯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灯体底部并容纳所述LED组件于其内的透明灯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LED组件为在一铝基PCB板上以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设置若干个节能照明用的LED而成的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为开关电源或变压器降压整流电路或电容降压整流电路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直流电压检测电路为电压比较器或电压检测芯片,用以检测灯具是否接通市电。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实现了普通照明和应急照明功能合一,使之具有脱离市电实现一定时间移动照明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灯体为球体形灯具;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灯体为长条形灯具;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灯体为盘状灯具;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的线路方框图;
图6为图5中的用户开关检测及人体接触检测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电池充电电路整合在一起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LED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直流电压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其中所述节能灯至少包括有:灯体1、灯头2、LED组件3、LED控制器4以及可充电电池12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为球体形灯具,其顶端设置有所述灯头2,所述灯头2的顶端通过一绝缘帽9安装有一电源接头8,所述灯头2与所述电源接头8构成了所述节能灯的两个输入端,用于与一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或与一导体相连。所述LED组件3例如可安装于所述灯体2的底部,并由所述LED控制器4控制和驱动。所述LED控制器4例如可由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用户开关及人体接触检测电路、直流电压检测电路、LED驱动电路整合在一起,并设于所述灯体1内。所述可充电电池12也设置于所述灯体1内。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还包括有透明灯罩5,所述透明灯罩5设置于所述灯体1的底部并容纳所述LED组件3于其内。较佳地,所述灯体1的外侧面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由纳米散热技术制成的鳍状散热片11,用以将LED组件3产生的热量快速分散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盈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盈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9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压力容器超压防泄漏原油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