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水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9363.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水室。
背景技术
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
散热器里面的冷却液不是单纯的水,而是由水(符合饮用水质量)、防冻液(通常为乙二醇)和各种专门用途的防腐剂组成的混合物。这些冷却液中的防冻液含量占30%~50%,提高了液体的沸点,在一定工作压力之下,轿车冷却液的允许工作温度可达摄氏120摄氏度,超过了水的沸点且不容易蒸发。所以在水室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改变现有水室的结构才能使水室的寿命更加长。
现有水室在实验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
1、水室闭合带上表面根部容易断裂;
2、水室进水口、出水口下表面根部容易断裂;
3、水室在高温、高压后,会膨胀过度导致散热器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可靠、产品的一次合格率高的散热器水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散热器水室,由进水口、出水口及水室闭合带组成,所述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的根部与水室闭合带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的水室闭合带外表面的根部设有倒角,所述的水室闭合带的内表面设有均布的加强筋。
所述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的根部与水室闭合带连接处设有R2.5的倒角。
进水口是冷却液进入散热器唯一的方式,进水口受到的应力很大,在压力循环检测实验中根部是直角的产品在循环到一定次数后就会断裂,为了预防以后使用中遇到这类情况,所以就在根部加上一个R2.5的倒角。
所述的水室闭合带外表面的根部设有R0.5的倒角。
闭合带上表面根部为直角的产品由于应力集中因此会断裂,只要在根部加上R0.5的倒角,在耐压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应力得到有效的扩散。
在水室制作中,如果内部没有加强筋,水室底部闭合带的长边和短边极容易发生水室膨胀变形,从而导致芯体上主片的变形,最后就会转变成散热器的泄漏。本实用新型在水室闭合带的内表面设有均布的加强筋,很好的改善了水室容易膨胀变形的缺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结构,使得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为99.99%,产品报废率为0.01%,而采用旧结构的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为75%,产品报废率为25%,本实用新型在合格率及报废率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带来了经济效益及减少了使用中的易损坏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比较例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根部与水室闭合带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比较例的水室闭合带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根部与水室闭合带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室闭合带外表面的根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室闭合带内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强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比较例
一种散热器水室,由进水口、出水口及水室闭合带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进水口及出水口1的根部与水室闭合带2连接处为直角,水室闭合带2外表面的根部为直角,结构如图2所示,水室闭合带2的内表面没有加强筋。
在压力循环性能检测的专用实验室里,将散热器放置于常温环境中,内部通以压力交变的50%乙二醇和50%水的混合液。液体介质的压力从30kpa上升到125kpa,经保压后再回到30kpa为一个压力循环。循环时间为6s到10s,保压时间为3s到5s。商用车散热器介质温度为95℃±5℃,乘用车散热器的介质温度为120℃±5℃。循环次数都为5万次。
在上述的实验室里闭合带2上表面根部为直角的产品由于应力集中因此会断裂。
进水口是冷却液进入散热器唯一的方式,进水口受到的应力就会很大,在压力循环检测实验中根部是直角的产品在循环到一定次数后就会断裂。
在压力循环性能检测实验过程中,散热器在高温、高压的循环检验中,那些内部没有加强筋的水室,会出现水室膨胀变形,从而导致芯体上主片的变形,最后就会转变成散热器的泄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9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极板厚度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宽通道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半圆壳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