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维运动支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5752.0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锕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运动 支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防震支撑平台,尤指能够安装应用在建筑物的梁柱、仓储货架(柜)、酒柜或机器设备底下,用以减缓地震所造成的横向振动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地震是因为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所造成的振动,它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地震的强烈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其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因是建筑物倒塌。因此,现今的建筑物结构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振能力与强度,而较特别的技术手段是在建筑物的基桩设计有各式的防震装置,能够减轻地震对于建筑物的影响。
公知应用在建筑物的防震装置,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73591号的球体式防震台(一)、第548370号的球体式防震台(二)、第481705号的磁抗滚球式建物防震系统,及公开第200427905号的高楼纵向安全防震结构等。这些防震技术主要采用球体或球面作为两个座体之间的支撑元件,当振动发生时利用球体的滚动作用,减缓振动直接传导至建筑物,因而达到一定的防震效果。
但是,公知的防震装置是采用球体或球面作为支撑元件,因此它与被支撑的元件或物体将形成多个点支撑结构,而点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容易不足,能够负载的重量也有限,并不如线支撑结构。然而,如何使防震装置的支撑元件形成多个线支撑结构,又能够应付不同方向的横向振动力,即是技术上亟待克服的课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二维运动支撑平台,用以克服公知防震装置的缺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支撑及增进负载强度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较佳实施内容(技术手段)包含:一底座,其上端具有一第一支撑面。一X向滚动装置,其包含多数个设置在该底座第一支撑面上的第一滚柱,该第一滚柱朝向X方向往复滚动。一中间座,其设置于该X向滚动装置上,其具有一第二支撑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三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抵靠在该第一滚柱。一Y向滚动装置,其包含多数个设置在该中间座第三支撑面上的第二滚柱,该第二滚柱朝向Y方向往复滚动。及一顶座,其设置于该Y向滚动装置上,其下端具有一第四支撑面,该第四支撑面抵靠在该第二滚柱。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X向滚动装置包含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滚柱转动地结合在该第一框架内,使该第一滚柱整齐排列成同一滚动方向。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底座的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该X向滚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在该底座。其中,较佳的实施例,该第一弹性元件为四个,该四个第一弹性元件排列在该底座两侧,该第一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连接在该X向滚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在该底座,借此可将X向滚动装置拉回原位。
而该Y向滚动装置包含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滚柱转动地结合在该第二框架内,使该第二滚柱整齐排列成另一滚动方向。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顶座的第四支撑面上设有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该Y向滚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在该顶座。其中,较佳的实施例,该第二弹性元件为四个,该四个第二弹性元件排列在该顶座两侧,该第二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连接在该Y向滚动装置,另一端连接在该顶座,借此可将Y向滚动装置拉回原位。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底座的第一支撑面垫设一第一支撑板,该X向滚动装置的第一滚柱置放在该第一支撑板上。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中间座的第二支撑面垫设一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面垫设一第三支撑板,该第二支撑板抵靠在该第一滚柱,该Y向滚动装置的第二滚柱置放在该第三支撑板上。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顶座的第四支撑面垫设一第四支撑板,该第四支撑板抵靠在该第二滚柱。
依上述较佳实施内容所述的二维运动支撑平台,其中,该底座的两侧设有两组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一端结合于该底座,另一端结合于该中间座。该顶座的两侧设有两组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一端结合于该顶座,另一端结合于该中间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锕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锕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承托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三通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