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除尘系统的秸秆制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150.3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苓元;宋丰好;郑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D45/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除尘 系统 秸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除尘系统的秸秆制粒装置,属于秸秆制粒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秸秆制粒工艺中,秸秆制粒装置通常仅为一台造粒机,一方面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当造粒机设备出现故障时,生产不能连续,而且在造粒工序中,纤维输送和挤压时都会产生扬尘和高温水蒸汽,由于未设置除尘系统,室内作业环境差,不利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连续生产、提高工作效率且保障室内作业环境的带有除尘系统的秸秆制粒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除尘系统的秸秆制粒装置,包括喂料螺旋、造粒机和皮带输送机,喂料螺旋连接造粒机的进料口,皮带输送机位于造粒机的出料口下方,造粒机均通过除尘风管总管连接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连接旋风分离器。
秸秆纤维通过喂料螺旋从进料口进入环模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成型后的棒状颗粒落入造粒机下方的皮带输送机进入后工序,在造粒工艺中,纤维输送和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高温水蒸汽会经除尘风机负压抽送至旋风分离器进行处理,以保障室内作业环境。秸秆制粒设备的产量主要依据造粒机的满负载电流的大小来调节喂料螺旋的速度从而进行调节,以满足最大效率生产。
所述的造粒机设置数台,每台造粒机通过除尘支管与除尘风管总管连接。通过多台造粒机的循环使用和轮番检修,保障了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造粒机为环模造粒机。本设备中采用型号为ZLJ-420的环模造粒机,在外围旋转的环模和中间压辊的挤压下,纤维被压缩挤压并通过环模的许多圆孔,形成直径为8-10mm的棒状颗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除尘风机和旋风分离器组成的除尘系统,能够将纤维输送和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高温水蒸汽进行处理,从而保障室内作业环境;通过设置多台造粒机,对多台造粒机循环使用和轮番检修,保障了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输送机;2、环模造粒机;3、喂料螺旋;4、除尘支管;5、除尘风管总管;6、除尘风机;7、旋风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带有除尘系统的秸秆制粒装置,包括喂料螺旋3、数台环模造粒机2(本实用新型采用4台环模造粒机)和皮带输送机1,喂料螺旋3连接环模造粒机2的进料口,皮带输送机1位于环模造粒机2的出料口下方,各环模造粒机2均通过除尘支管4与除尘风管总管5,除尘风管总管5连接除尘风机6,除尘风机6连接旋风分离器7。
秸秆纤维通过喂料螺旋3从进料口进入环模造粒机2中进行造粒,成型后的棒状颗粒落入环模造粒机2下方的皮带输送机1进入后工序,在造粒工艺中,纤维输送和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高温水蒸汽会经除尘风机6负压抽送至旋风分离器7进行处理,以保障室内作业环境。通过多台环模造粒机2的循环使用和轮番检修,保障了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秸秆制粒设备的产量主要依据造粒机的满负载电流的大小来调节喂料螺旋3的速度从而进行调节,以满足最大效率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工业废渣利用混合机的衬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