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解和渗透膜技术的再生水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957.3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4;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解 渗透 膜技术 再生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水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解和渗透膜技术的再生水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日趋紧张,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水环境、促进循环型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
再生水合理利用不但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巨大的,首先,随着城市自来水价格的提高,再生水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次,再生水合理利用能维持生态平衡,有效的保护水资源,改变传统的“开采一利用一排放”开采模式,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并对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具有一长远的社会效益;第三,再生水合理利用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不但可以清除废污水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进一步净化环境,美化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的基于电解和渗透膜技术的再生水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解系统、反渗透系统和反渗透膜清洗再生系统,所述电解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膜清洗再生系统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最佳方案,所述电解系统包括原水供水泵和电解机,所述供水泵的进口通过截止阀与待处理原水储槽连接,所述供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电解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电解机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解机设有电源和电解槽。电解机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解机设有电源和电解槽。电解系统一般不会单独作为净水装置存在,多用于组合式净水装置。电解系统为铁碳内电解法,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构成原电池(铁一碳合金,当浸在电解质溶液里的时候,形成了无数微小的铁碳原电池。铁是阳极,碳是阴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利用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产物与水中污染物反应,以去除水中污染物。主要为了降低废水的色度及COD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渗透系统供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和再生水贮罐,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上设置有浓缩水出口和透析水出口,所述渗透系统供水泵的进口通过截止阀与所述电解系统的初级再生水贮罐的净化污水出口连接,所述渗透系统供水泵的出口依次与所述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所述反渗透膜组件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水出口通过截止阀与所述再生水贮罐的进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水出口与初级再生水贮罐的进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根据需要去除有机物、细菌和胶体及溶于水中的其它杂质,获得高纯度的水亦可作为一种浓缩方法回收溶液中有价值的成份。
具体的,所述反渗透膜清洗再生系统包括清洗液罐、反冲洗泵和截止阀, 所述清洗液罐的进口经截止阀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水出口连接,所述清洗液罐的进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水出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由于污染而引起设备性能的衰减更为严重。通常的污染主要有化学垢,有机物及胶体污染,微生物污染等。所以需要对其滤芯进行定期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基于电解和渗透膜技术的再生水制造装置制备再生水,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约为1~3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5~7元/吨,跨流域调水的成本约为5~20元/吨。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污水再生技术中再生水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且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和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可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的循环再生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