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手开式伞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2646.7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陳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陳宗明 |
主分类号: | A45B25/08 | 分类号: | A45B25/08;A45B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手开式 伞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伞具结构改良,特别是针对一种手开式的伞具的活动巢及伞握把的结构所为之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手开式伞具在使用功能上并没什么缺点,但在伞具损毁回收的效益上有所不足,因为伞具的活动巢及伞握把为塑料制成,而其余构件多为金属材质,但传统活动巢与伞骨是利用铁丝绑死,而伞握把与中棒也是铆钉固接,因此,伞具在分类回收时需要花较长的工时将塑料与金属拆离,造成回收上的不便,为此,此种传统自动开伞伞具结构仍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开式伞具结构,其以极为精巧的结构让活动巢能简易快速的与伞骨组接或拆离,而伞握把能简易快速的与中棒组接或拆离,借此结构使伞具组装较为容易,而于伞具损坏时,能在简单的动作下将塑料制成的活动巢与伞握把拆除,而其余金属制的伞具构件则可直接回收,以达方便伞具回收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手开式伞具结构,主要是由一中棒顶端固接一上巢并穿置一活动巢,于中棒底端则接设有伞握把,伞骨组的主伞骨一端与上巢枢接,副伞骨一端与主伞骨枢接,另一端与活动巢枢接;其特征在于,主要是于活动巢的顶部形成一接合部并配设一具有数个接合槽的接合座,于各接合槽内底部两侧内凹形成定位凹槽,而于副伞骨扁平部的末端形成一定位头以置入接合座的定位凹槽内,再将接合座旋锁于活动巢顶部的接合部上;借此,使副伞骨不需以铁丝绑固便能轻易的与活动巢枢接结合,且可轻易拆离。
所述改进的手开式伞具结构,其中,该中棒下段处开设一透孔,而于伞握把一侧形成一容置槽,于容置槽内开设一贯穿的栓孔及一定位孔,另配设一由平板状本体上凸出形成一轴栓及小凸柱的扣合体,将伞握把套置于中棒底部,利用扣合体的轴栓插入伞握把的栓孔并贯穿中棒的透孔,而扣合体的本体贴靠于伞握把容置槽的槽面,同时小凸柱插入于定位孔内使中棒与伞握把栓固接合;借此只需拨动扣合体的本体便可将扣合体拔出以轻易将中棒与伞握把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极为精巧的结构让活动巢能简易快速的与伞骨组接或拆离,而伞握把能简易快速的与中棒组接或拆离,借此结构使伞具组装较为容易,而于伞具损坏时,能在简单的动作下将塑料制成的活动巢与伞握把拆除,而其余金属制的伞具构件则可直接回收,以达方便伞具回收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配设形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伞握把结构配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合座顶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合座底顶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巢与接合座结构配设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中棒
20上巢
30活动巢
31接合座
40伞骨组
41主伞骨
42副伞骨
50伞握把
51扣合体
52容置槽
101透孔
301接合部
311接合槽
312定位凹槽
421扁平部
422定位头
501栓孔
502定位孔
511本体
512轴栓
513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是包含一中棒10、一上巢20、一活动巢30、数个伞骨组40及一伞握把50等构件。该中棒10为金属制品,该上巢20同为金属制品并固接于中棒10顶端,该活动巢30穿置于中棒10上,以塑料材质所制成,该伞骨组40由金属材质的主伞骨41与副伞骨42所组成,主伞骨41一端与上巢20枢接,副伞骨42一端与主伞骨41枢接,另一端与活动巢30枢接,该伞握把50接设于中棒10底端,为塑料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陳宗明,未经陳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2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减压及缓震装置的双肩背包
- 下一篇:一种儿童休闲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