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9559.6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许道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道泽 |
主分类号: | F16L37/091 | 分类号: | F16L37/091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接头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接头,特别是一种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直插式快速接头是在连接孔的壳体内固定一个卡环,通过卡环上的卡齿夹紧接管而实现接管与接管、接管与阀门之间连接的目的。直插式快速接头适用于野外农田灌溉、煤矿排水、消防快速连接以及高空管道连接等,优点是无需电源,免热熔,勿胶粘,无需专业水电人员安装,减少安装成本,快速接头还可以用于各种塑料国标管材如PPR、PE、PVC、铝塑管、PEX、PERT等之间的相互通用。
如中国国知局公布的一种管子的快速连接结构的专利【申请号:200820086195.6,公告号:CN201187650】。它包括具有连接孔的本体,可与插入连接孔内的接管相卡接,在连接孔内设有一个卡圈,该卡圈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在连接孔内,卡圈具有若干个朝向连接孔内侧倾斜的卡爪,在卡圈的外侧设有一个当将其向连接孔内侧按压时可将卡爪撑开的环形承口,在卡圈的内侧设有固定在连接孔内的O型密封圈。它采用接管插入连接孔时,卡圈上的卡爪能够方便地将接管卡住,实现快速连接。为了防止连接后接管与卡爪相脱离,卡爪的夹紧力都比较强,而且卡爪的爪头与接管的外表面接触面积设计得较大。但是,当接管相对卡爪转动或拆卸时需要接管退出卡爪时,此时卡爪与接管表面产生相对摩擦,而由于夹紧力的存在卡爪的爪头很容易将接管划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防止卡圈划伤接管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快速接头包括具有连接孔的本体和固定在连接孔内且能与接管端部相卡接的卡圈,其特征在于,本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包括若干个朝向连接孔内的卡爪和将各个卡爪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卡沿,在所述的卡爪的爪头与接管相抵触的一面开设有能减少卡爪与接管接触面积的凹槽。
接管插入连接孔内,穿过卡圈,由于卡圈的卡爪均是朝向连接孔内时,故接管进入时比较容易;若接管想要退出连接孔,由于卡爪内侧均倾斜抵触在接管的表面,所以接管时必须借助特殊道具撑开卡爪才能安全退出。在卡爪上设置凹槽后,卡爪的爪头与接管的接触面积变小,那么接管与卡爪之间的摩擦力就变小,可有效防止卡爪划伤接管表面。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每个卡爪的爪头上具有5-10个凹槽。5-10个凹槽使得爪头与接管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爪头的抵触部分也轻易不会划伤接管。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凹槽均布在卡爪的内侧。凹槽均匀分布,那么爪头与接管的接触部分所受到的力也被平摊,使得爪头不容易划伤接管。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凹槽为U形槽或V形槽。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卡爪呈等腰梯形且卡爪的头部边长小于卡爪的底部边长。现有的卡沿和卡爪均呈直角齿状,那么卡爪头部的边长就较长,卡爪与卡爪之间间隙较小,与接管的总接触面积就较大;卡爪头部边长小于卡爪的底部边长后,在相同数量卡爪的情况下,相邻卡爪之间的间隙可以增大,与接管的总接触面积就较小。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卡爪数量为15-18个。15-18个卡爪数量能满足夹住接管,而且相邻卡爪之间的间隙足够大;若卡爪较多,不仅加工卡爪时比较麻烦,而且较细的卡爪单个夹紧力不足,
在上述的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卡爪底部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使得整个卡圈的弹性更好,从而防止爪头的压紧力过大而划伤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快速接头卡圈的改良结构在卡爪的爪头内侧设置凹槽后,使得卡爪与接管的接触部分呈波浪形状,减少了卡爪的爪头与接管表面接触面,不容易划伤接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快速接头的结构。
图2是现有的卡圈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一的卡圈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二的卡圈的结构。
图中,1、卡爪;2、卡沿;3、凹槽;4、卡圈;5、本体;6、连接孔;7、接管;8、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道泽,未经许道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9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强腐蚀介质的复合膨胀节
- 下一篇:一种新型缓开缓闭止回阀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