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8235.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8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亲华;邓翔;曾建清;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圣环保工程(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0 | 分类号: | F16N7/30;F16N7/3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螺用 自动 油气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卧螺离心机进行润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卧螺离心机的润滑方式一般为油脂润滑,油脂润滑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缺陷,比如加脂量不好控制,易出现润滑不良或加脂过多引起轴承发热的现象,对润滑脂的黏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油脂更换较复杂和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卧螺离心机进行油气润滑的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由气动泵、压缩气体处理装置、油气混合块和油气分配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由递进式分配器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路的压缩气体处理装置和油气混合块之间形成;
空气通过所述气动泵进入第一支路,通过压缩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后输往油气混合块;
润滑油进入第二支路,经递进式分配器分配后被输送到油气混合块;所述空气与润滑油在油气混合块中混合,混合后形成的油气流通过油气分配器的分配后,注射到润滑部位。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都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还包括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的电子监控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的使用,不仅耗油量少,而且不会形成油雾,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气冷效果好,可降低轴承的运行温度,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轴承使用寿命5~6倍);系统的工作状况很容易实现电子监控,并且与油的黏度无关,凡是能流动的油都可以输送,油和气都可以精密计量;由于润滑部位保持着一定的正压,使外界的脏物和水不能侵入,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
油气润滑适应了机械工业设备的最新发展的需要,尤其适用高温、重载、高速、极低速以及有脏物侵入润滑点的工况条件恶劣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的示意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PLC控制系统,2-气动泵,3-压缩气体处理装置,4-递进式分配器,5-油气混合块,6-油气分配器,7-润滑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的示意框图。参考图1所示一种卧螺用自动油气润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由气动泵2、压缩气体处理装置3、油气混合块5和油气分配器6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由递进式分配器4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路的压缩气体处理装置3和油气混合块5之间形成;
如图1所示,其中A通道为压缩气体进口,B通道为润滑油进口,箭头方向为压缩气体和润滑油的流向。
空气通过所述气动泵2进入第一支路,通过压缩气体处理装置3处理后输往油气混合块5;
润滑油进入第二支路,经递进式分配器4分配后被输送到油气混合块5;所述空气与润滑油在油气混合块5中混合,混合后形成的油气流通过油气分配器6分配后,注射到润滑部位7。
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都通过PLC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
油气润滑的原理是利用定量活塞式分配器将非常微量的油,以最佳的周期间歇地排出,排出的油在到达轴承之前就形成连续液流随同压缩空气送入润滑部位轴承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圣环保工程(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天圣环保工程(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8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