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挖泥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964.2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丁行;陶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挖泥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泥作业船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式挖泥船。
背景技术
一般的,传统上挖泥船路上运输存在很大不便的问题。以往的挖泥船船体是一个整体,船体本身没有动力,运输需要其它船舶的拖带,且不宜采用路上运输。整体船只的运输和作业,掌控起来比较吃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挖泥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分体式挖泥船,其结构是主船体前部开设有绞刀架开槽,绞刀架开槽内设置有绞刀架,绞刀架开槽首端处设吊首架,操纵室设置在绞刀架开槽尾部的甲板上,操纵室前方甲板上安装液压绞车,主船体尾端设置有两根定位桩,定位桩卡箍均安装在主船体尾封板上,定位桩与主船体尾端的顶升液压油缸连接;主船体设置为平底、直舷、底板与舷侧板直角相交的方箱型结构,主船体由一只主浮箱、两只前边浮箱、两只后边浮箱组成,主箱体、前边浮箱、后边浮箱相互通过螺栓连接,绞刀架末端与主箱体前端铰接。
操纵室顶篷甲板设一根可倒式桅杆。
主浮箱尾部设置为液压油舱,主浮箱前部为机泵舱。
甲板上安装有三台液压绞车,液压绞车上的绞缆绕经吊首架与绞刀架前段连接。
主浮箱前端内舱设置有泥泵,泥泵上方甲板上设置有泥泵吊盖,泥泵连接吸排泥管,吸排泥管穿过泥泵吊盖于甲板上方延伸到主船体尾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分体式挖泥船为了便于陆上运输设计为主浮箱、边浮箱的拼装式结构。主箱体与四个边箱体通过螺栓连接。需要转运时将螺栓卸下,主浮箱及边浮箱分开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其用螺栓重新连接。
该分体式挖泥船是一艘全液压式操纵的绞吸式挖泥船,由安装在船首槽绞刀架端的液压绞刀切削泥土,通过船上吸排泥管系统由水上排泥管送上岸。
该分体式挖泥船使用定位桩系统,即船体尾部两只尾桩交替起落,进行船舶的定位与移动。
该分体式挖泥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主船体,2、绞刀架开槽,3、绞刀架,4、吊首架,5、操纵室,6、液压绞车,7、主浮箱,8、前边浮箱,9、后边浮箱,10、可倒式桅杆,11、液压油舱,12、机泵舱,13、绞缆,14、泥泵,15、泥泵吊盖,16、吸排泥管,17、定位桩,18、卡箍,19、尾封板,20、顶升液压油缸,2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挖泥船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挖泥船,其结构是主船体1前部开设有绞刀架开槽2,绞刀架开槽2内设置有绞刀架3,绞刀架3开槽首端处设吊首架4,操纵室5设置在绞刀架开槽尾部的甲板上,操纵室5前方甲板上安装液压绞车6,主船体1尾端设置有两根定位桩17,定位桩卡箍18均安装在主船体尾封板19上,定位桩17与主船体尾端的顶升液压油缸20连接;主船体1设置为平底、直舷、底板与舷侧板直角相交的方箱型结构,主船体由一只主浮箱7、两只前边浮箱8、两只后边浮箱9组成,主箱体7、前边浮箱8、后边浮箱9相互通过螺栓21连接,绞刀架末端与主箱体前端铰接。操纵室5顶篷甲板设一根可倒式桅杆10。主浮箱7尾部设置为液压油舱11,主浮箱前部为机泵舱12。甲板上安装有三台液压绞车6,液压绞车上的绞缆13绕经吊首架4与绞刀架3前段连接。主浮箱7前端内舱设置有泥泵14,泥泵14上方甲板上设置有泥泵吊盖15,泥泵连接吸排泥管16,吸排泥管16穿过泥泵吊盖15于甲板上方延伸到主船体1尾部。
该分体式挖泥船尾端设两根定位桩(φ0.402m×12.5m),其卡箍均安装在主船体尾封板上,中心相距2.3m,倒桩后两根定位桩一端放在甲板上的倒桩架上。尾桩的起落可以由左右顶升液压油缸控制。
主浮箱甲板上设吊机盖,上面设有活动机舱天窗,甲板上设甲板吊一台,用于起吊泥泵及其叶轮。在操纵室前方甲板上安装三台液压绞车。首槽内设绞刀架一个,开槽首端处设吊首架(横跨槽口)一个,绞刀架及绞刀总长约20.5m(绞刀架的铰链轴至绞刀头的距离),在绞刀架放下至最大沉降角时,挖深可达1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臭地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并捻机过桥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