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式膨胀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6229.1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裴志胜;裴春光;王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春光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中的一种膨胀螺栓。
背景技术
自英国工程师约翰·约瑟夫·罗林斯1911年发明了膨胀螺栓以来,人们使用它整整一个世纪。该膨胀螺栓通常由沉头螺栓、胀管、垫圈、弹簧垫和六角螺母等组成,使用时,先用冲击电钻(锤)在固定体上钻出相应尺寸的孔,再把螺栓、胀管装入孔中,旋紧螺栓上的螺母,螺栓往外走,而外面的胀管不动,于是,沉头螺栓的大头就把胀管设有若干切口的一端撑开,使其涨满整个孔,从而使螺栓、胀管、安装件与固定体之间胀紧成为一体。虽然基于该膨胀螺栓有许多新的技术改进,但几乎所有的改进方案均与上述传统膨胀螺栓的基本原理相同,即:均是通过利用膨胀头端部的楔形斜度来促使胀管等膨胀件向外膨胀撑开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
随着发达国家的墙体改革,我国政府于1999年颁布了“强制性淘汰和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规定,多孔墙体砌块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上述类型的膨胀螺栓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缺陷,包括膨胀开合度和刚度有限,其在固定载体为空心砖或多孔轻质砖墙时已无法使用,不能实现与多孔砌块墙体恰到好处地锚固或稳妥锁合,安装工人们常常是反复折腾,无奈的凑合使用,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传统膨胀螺栓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适用于空心砖或多孔轻质砖墙体上,实现安全牢固固定的剪式膨胀螺栓。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膨胀件的固定件和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与固定件配合并可沿固定件的轴线同轴向移动;所述膨胀件与固定件的顶端部铰接,该膨胀件的下端部具有一朝向推动件的斜面,推动件顶端部可与膨胀件下端部的斜面接触,并沿膨胀件下端部的斜面推动膨胀件,使膨胀件向推动件的外侧撑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一斜角端的膨胀件,将膨胀件与固定件铰接,由推动件推动膨胀件的斜角端向外侧撑开,从而使膨胀件实现剪式撑开,极其方便地实现了锚固或锁定。且因相应膨胀件可实现大幅度撑开,其锚固力极强。
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优选技术方案:
第一种方案:所述固定件为一个带耳螺杆,该带耳螺杆为上部设置了一个或两个支撑板的螺杆,支撑板上部设置铰接孔;所述膨胀件为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该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铰接于螺杆的一个支撑板的两侧或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推动件包括套装在螺杆上的楔块和旋装在螺杆另一端的螺母,所述楔块的顶端与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的下端部接触,旋转螺母可推动楔块沿两膨胀杆或膨胀板的下端部斜面移动,从而推动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分别向外侧撑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带耳螺杆设置为单耳,即仅设置一个支撑板时,所述膨胀杆或膨胀板可分别铰接于单耳的两侧;当带耳螺杆设置为双耳,即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支撑板时,则所述膨胀杆或膨胀板嵌装在两耳之间进行铰接,这样,嵌装在两耳之间的膨胀杆或膨胀板作剪式撑开的稳定性更好。
第二种方案:所述固定件为一个带耳螺母支座,该带耳螺母支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置铰接孔;所述膨胀件为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该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合并嵌装在带耳螺母支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推动件为一个与带耳螺母支座匹配的螺栓或带帽螺杆,所述螺栓或带帽螺杆的顶端部与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下端部接触,旋转螺栓或带帽螺杆可使其沿膨胀杆或膨胀板下端部的斜面直接推动两个膨胀杆或膨胀板分别向外侧撑开。
为了使用更为方便,省略预先打孔步骤,所述带耳螺母支座的上端部设置有一个锥形錾头,在带耳螺母支座的底端部设置有一个凸起的凸台,所述两个膨胀板或膨胀杆的上端部与支撑板铰接,整体嵌装在带耳螺母支座内。该锥形錾头可具有切削钻孔刀具功能,如此,可直接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剪式膨胀螺栓打入或自切削钻入锚固基体内,打入的方式可以是人工锤击,也可以是电动锤击或靶向锤射,自切削钻入的方式可通过电动钻实现。
为简化安装操作,方便钻入锚固基体内,可以在凸起的凸台上设有一字或十字槽,或者将该凸台设置为方柱形或六角柱形,并在所述锥形錾头和带耳螺母支座的外表面上设置自攻螺牙,通过扳手或电动工具等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剪式膨胀螺栓旋转钻入锚固基体内。
同时,也可以将所述带耳螺母和螺栓螺牙配合部分分别设置为不带螺牙的孔和不带螺牙的杆,孔与杆在该配合部分紧配合。这样,直接敲击杆的底端部,使杆直接推进,即可推动膨胀件作剪式撑开,实现膨胀锚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春光,未经裴春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6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