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蜡机射蜡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843.0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慈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蜡机射蜡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蜡机射蜡喷嘴,属于精密铸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射蜡机大多数用于精密铸造中,通过射蜡机先用蜡把产品的基本形状用蜡来表现出来,再通过制壳、脱蜡,最后浇铸铁水形成产品形状毛坯。
一般的射蜡机在射蜡成蜡型时,所用的蜡只能是中温蜡,蜡箱中的蜡温度要达到60~70℃。由于射蜡机的限制,使用的中温蜡只能用于薄壁零件压注,无法用于厚壁零件。中温蜡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压注厚壁蜡型,温度冷却后,蜡型的壁厚收缩会很大,尺寸的误差就明显的变大了,还有的地方会有凹陷的现象。
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射蜡模具是人工将模具射蜡口对准射蜡机射蜡口,进行射蜡,两射蜡口吻合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压力,两射蜡口就会有缝隙,从而从射蜡口所射出的蜡就会从缝隙里射出来。这样既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又浪费材料,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射蜡机射蜡喷嘴,该射蜡喷嘴具有很好的材料节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射蜡机射蜡喷嘴,与流动管道相连接,所述射蜡喷嘴呈锥形,且在喷嘴内部设有活塞,且所述活塞设于喷嘴口和流动管道之间,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喷嘴内部滑动。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活塞上还设有凹槽,且该凹槽与所述流动管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在射蜡时,活塞向左移,到达最左边时,蜡就从活塞的凹槽内流出到达射蜡口射出蜡;当蜡向右流动时,活塞会被自动吸附着向右移,当移动最右端时,活塞会堵住流动管道,这也就形成了活塞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包含本实用新型射蜡喷嘴的射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射蜡机射蜡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射蜡机射蜡喷嘴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储蜡箱都只是通过加温后而由直接射出,那样所射出的蜡通常带有空气在里面,而形成的蜡型产品就会由于有缩孔现象而导致蜡型产品的尺寸达不到所需,蜡型产品的光洁度也有所影响。而本申请的射蜡机,储蜡箱常温态是保持48℃,当把蜡倒入其中,通过电机以480转/每分钟的速度来搅拌,这样可以保证蜡中不吸入空气,从而再通过20kg的压力下保证所压出来的蜡型产品尺寸达到要求,同时保证了其光洁度,这样可使生产者效益变高,减少报废率。
如图1所示,所述射蜡机,包括:电动机4、储蜡箱、蜡缸3,并且,在蜡缸和储蜡箱之间设有第一活塞202,且所述第一活塞202可以通过压力的作用下在储蜡箱和蜡缸3相接的区域进行活动,从而使得液态蜡可以从在第一活塞202上设置的凹槽2021中进入;并且,在蜡缸的下方设有油缸6,油缸6和蜡缸3之间设有一个油缸活塞5,并且,在油缸6上还设有相应的第一油管7和第二油管8;此外,射蜡机的蜡缸3的一侧还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蜡喷嘴,其中,所述射蜡喷嘴呈锥形,且在喷嘴内部设有第二活塞102,且所述第二活塞102设于喷嘴口和流动管道之间,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喷嘴内部滑动;所述活塞上还设有多个凹槽1021,且该凹槽与所述流动管道相通。
其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射蜡机射蜡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射蜡机射蜡喷嘴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吸蜡过程,主要通过第一活塞202进行活动,主要包括:第一油管7进入油缸6上端,油缸下端的油从第二油管8流出,这样就带动油缸活塞5向下移动,通过油缸中的活塞向下移,第一活塞202被吸附着向下移动,由此,第二活塞102被吸附着向右移动,由此,第二活塞102刚好将1022处的管道堵住,蜡就不会向外渗出,而由于被吸附向下移的第一活塞202,在203处就会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当第一活塞202下降后,刚好会挡在储蜡箱的下端致使活塞不会掉入蜡缸中,而储蜡箱中的蜡就会从相应的凹槽2021内流入蜡缸,直到缸中的蜡满20kg的时候,相应的油管7停止进油,蜡缸停止吸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慈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慈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仰卧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等动力量飞轮式阻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