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283.9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雷磊;李昊;赵学成;李新宽;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铺层薄壳加筋 支承 | ||
1.一种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包含: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连接设置在所述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内壁上的碳纤维铺层中间框(2),以及连接设置在所述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外壁上的碳纤维铺层帽型加强筋(3);
所述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包含设置在其顶端的上端框(101),设置在其底端的下端框(102),以及按压固定所述上端框(101)和下端框(102)并铺设在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外壁上的蒙皮(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碳纤维铺层中间框(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铺设模压制成;所述碳纤维铺层帽型加强筋(3)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铺设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框(101)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直筒段(11),竖直直筒段(12)和第一锥段主体(13);
所述第一水平直筒段(11)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顶部对齐设置;
所述竖直直筒段(12)和第一锥段主体(13)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顶部外壁相匹配贴合,并且所述第一锥段主体(13)与蒙皮(4)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利用阴模(5)对上端框(101)和蒙皮(4)进行无连接件的一体化模压成型,使得蒙皮(4)按压固定所述的上端框(101)并铺设在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框(102)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直筒段(14)和第二锥段主体(15);
所述第二水平直筒段(14)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底部对齐设置;
所述第二锥段主体(15)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底部外壁相匹配贴合,并且所述第二锥段主体(15)与蒙皮(4)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利用阴模(5)对下端框(102)和蒙皮(4)进行无连接件的一体化模压成型,使得蒙皮(4)按压固定所述的下端框(102)并铺设在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外壁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上开设有操作口(103);在所述操作口(103)上安装金属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铺层中间框(2)呈Z字形,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框环(21)、第二框环(22)、第三框环(23)和构形框环(24);
所述第二框环(22)、第三框环(23)和构形框环(24)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框环(21)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内壁相匹配贴合,并通过胶接以及铆接固定设置在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铺层中间框(2)还包含第一接板(25)和第二接板(26),分别通过铆接设置在碳纤维铺层中间框(2)的上、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铺层薄壳加筋支承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铺层帽型加强筋(3)沿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周向设置;该碳纤维铺层帽型加强筋(3)的底部两侧连接段(31)通过胶接固定设置在蒙皮(4)的外表面上,且通过铆接与碳纤维铺层截锥舱体(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2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插拔销的翻转式量具
- 下一篇:一种可控膛压发射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