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孔式电磁感应手机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923.2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电磁感应 手机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孔式电磁感应手机充电器,属于电讯器材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充电是通过充电插头进行充电,这就带来了很多弊端:1、不同手机充电插头不同,导致手机之间的充电器不能互换;2、频繁的充电导致频繁的拔插充电器插头,导致手机充电器插头和手机充电插座损害;3、有些手机充电插座和USB数据传输共用一个插座,手机充电插座损害会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非接触电磁感应来对手机进行充电,避免手机因频繁拔插充电器插头导致手机充电器插头和手机充电插座损害。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插孔式电磁感应手机充电器,包括电磁感应充电装置和充电拴,所述电磁感应充电装置由被动感应线圈、桥堆、稳压元件、充电导线和充电插头构成,电磁感应充电装置设置在手机的充电腔中,并通过充电导线、充电插头与电池相连,充电栓由圆柱感应铁磁体、电源线、电源插头和主动感应线圈构成,圆柱感应铁磁体的一部分插在主动感应线圈中,圆柱感应铁磁体与电源线相连,电源线通过电源插头获得交流电。
所述主动感应线圈和被动感应线圈的匝数关系满足变压器的匝数关系,即V主︰V被=N主︰N被,其中V为电压,N为匝数。
所述圆柱感应铁磁体插在主动感应线圈的部分为圆柱感应铁磁体长的1/2。
工作原理:将圆柱感应铁磁体的裸露段插入被动感应线圈内,然后把电源插头插入~220V交流电插座内,50赫兹的交流电使得缠绕在圆柱感应铁磁体的主动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得圆柱感应铁磁体的裸露段与被动感应线圈耦合,被动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桥堆变为直流电,再通过稳压元件、充电导线、充电插头输出符合要求的直流充电电压进而为手机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手机进行非接触充电,不会对手机充电器插头和手机充电插座造成任何损害,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可以保护USB数据插座和充电插座免受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使用手机托,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机外套1、充电栓2、电池3、被动感应线圈4、圆柱感应铁磁体5、电源线6、电源插头7、桥堆8、稳压元件9、主动感应线圈10、充电导线11、充电插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插孔式电磁感应手机充电器,包括电磁感应充电装置和充电拴2,所述电磁感应充电装置由被动感应线圈4、桥堆8、稳压元件9、充电导线11和充电插头12构成,电磁感应充电装置设置在手机的充电腔中,并通过充电导线11、充电插头12与电池3相连,充电栓2由圆柱感应铁磁体5、电源线6、电源插头7和主动感应线圈10构成,圆柱感应铁磁体5的一部分插在主动感应线圈10中,圆柱感应铁磁体5与电源线6相连,电源线6通过电源插头7获得交流电。主动感应线圈10和被动感应线圈11的匝数关系满足变压器的匝数关系,即V主︰V被=N主︰N被,其中V为电压,N为匝数。圆柱感应铁磁体5插在主动感应线圈10的部分为圆柱感应铁磁体长的1/2。
将圆柱感应铁磁体5的裸露段插入被动感应线圈4内,然后把电源插头7插入~220V交流电插座内,50赫兹的交流电使得缠绕在圆柱感应铁磁体5的主动感应线圈10产生交变磁场,使得圆柱感应铁磁体5的裸露段与被动感应线圈4耦合,被动感应线圈4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桥堆8变为直流电,再通过稳压元件9、充电导线11、充电插头12输出符合要求的直流充电电压进而为手机电池3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
- 下一篇:带关门提示音响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