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管材快速连接用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877.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费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2 | 分类号: | F16L43/02;F16L4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管材 快速 连接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同管材快速连接用弯头。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PVC-U、PPR、PB等管道材料由于其导热系数低、使用寿命长、耐热性好、耐腐蚀、不结垢、卫生、无毒且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物的冷热水管道系统、纯净水供水管道系统、中央空调管道系统、输送或排放化学介质等工业用管道系统。
在这些管道系统的安装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管材连接在一起。管材连接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但是这种方式受管材规格、安装顺序和安装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在抢修管道系统时,有时就很不方便。
另外一种连接方法是根据管材的材料利用胶粘剂进行粘结。但是此种连接方法所用的胶粘剂是化学物质,使用时不能有明火,防止火源危险,施工人员使用时不小心误入眼睛时也会有危险;并且需要随开随用,放的时间较长就会导致固化,造成浪费;此外,在-10度以下不宜施工,施工后超过24小时才能使用;胶粘剂涂抹不均匀,粘结效果不好,会出现漏水现象。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热熔机进行热熔连接。这种熔接方法需要熔接设备及熔接辅助设备,带设备进入现场施工不方便,工程造价也比较高。熔接需要将材料热熔,耗时比较长,耗电比较多,工作效率比较底。如果热熔时不均匀,熔接效果不好,会出现漏水现象。
但是在不同管材连接时,如PVC-U管材与PPR管材连接、PVC-U管材与PB管材连接、PPR管材与PB管材连接时就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连接快速简单的不同管材快速连接用弯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不同管材快速连接用弯头,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插接口,所述的插接口内壁至少设有两个凹槽,凹槽内分别设有密封圈和弹性卡片。
在使用本方案中的接头时,只需将管材伸入插接口即可完成连接。当管材伸入插接口时,迫使弹性卡片的变形量缩小,管材很容易装入;管材拉出插接口时,弹性卡片变形量增大,管材很难拉出,连接质量比较好,不容易脱出;密封圈紧套在管材外表面来实现密封连接,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水现象。
上述的弹性卡片包括一体式的金属片本体和折弯段,其中折弯段沿折弯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弹性卡片弯曲后装入凹槽内。由于弹性卡片的硬度大于管材的硬度,从而使折弯段的端部卡入管材的外表面。此结构简单合理,弹性卡片具有足够的强度卡住管材。弹性卡片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优选为SUS304材料制作。
为了增加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上述的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三个凹槽内分别设置弹性卡片,另一个凹槽内设置密封圈。
上述的每个插接口沿插入方向依次设置:弹性卡片,弹性卡片,弹性卡片,密封圈。此安装方式可以防止液体流到弹性卡片处而影响弹性卡片的卡紧效果。
上述的折弯段的端部为尖角状或者为锯齿状,使其更容易卡入管材的表面。
上述的接头除密封圈和弹性卡片以外的部分采用PVC-U、PPR、PB材料直接注塑成型,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需要专用胶粘剂,工程造价低,管材安装不必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管道系统在抢修过程中,直接将管道连接即可,并且可以马上使用,不用等到胶粘剂固化,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不同管材快速连接用弯头,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插接口11、密封圈2和弹性卡片3。
其中插接口11内壁设有四个凹槽12,其中三个凹槽12内分别设置弹性卡片3,另一个凹槽12内设置密封圈2。其排列方式是:沿插入方向依次为:弹性卡片3,弹性卡片3,弹性卡片3,密封圈2。此安装方式可以增加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并可以防止液体流到弹性卡片3处而影响弹性卡片3的卡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管道轴向锁紧接头
- 下一篇:用于车桥内部与外部通气的通气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