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273.6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伟;陈昭和;林剑南;陈汉阳;曾嵘辉;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导流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竖流式沉淀池采用中心导流筒的方式进行布水,这种传统的布水方式容易产生暗流、水流分布较不均匀、存在水力死角,使得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降低、水力停留时间增长、表面水力负荷减少,而过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又容易导致翻泥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沉淀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投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竖流式沉淀池传统的中心导流筒的布水方式,使废水均匀的分布于整个过水断面的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其安装于竖流式沉淀池沉淀区,由液位调节器、压力均衡器、进水管、设备主腔体、流力转化板和反射板组成;所述液位调节器上端与外部空气连通,下端与压力均衡器上端连接;压力均衡器下端与设备主腔体上端连接,液位调节器、压力均衡器与设备主腔体连通;设备主腔体下端外侧安装有流力转化板,流力转化板上均匀设置有数个整流孔;进水管设置于设备主腔体一侧,位于流力转化板之上;设备主腔体底部为反射板。
进一步地,所述流力转化板环绕在主腔体下端外侧四周设置,与设备主腔体底部的反射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调节器为伸缩式。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的设计使湍流射流出的水流旋滚激烈紊动、质点碰撞、掺混,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矾花相互碰撞聚集的几率,促进了矾花聚集成片状絮凝体;由于水流的旋滚激烈紊动、质点碰撞、掺混使水流在沉淀区下段损失了大部分能量,这为沉淀区中、上段的成片絮凝体不至被破坏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使污泥絮凝体的成层下沉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在达到同等沉淀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水力停留时间,提高了表面水力负荷,避免了翻泥现象,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减少了建设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其安装于竖流式沉淀池沉淀区,由用于调节沉淀池水位变化的液位调节器1、用于排除设备主体空腔内多余的空气,以便水流流动顺畅的压力均衡器2、进水管3、设备主腔体4、流力转化板5和反射板6组成。所述液位调节器1为伸缩式,其上端与外部空气连通,下端与压力均衡器2上端连接;压力均衡器2下端与设备主腔体4上端连接,液位调节器1、压力均衡器2与设备主腔体4连通;所述流力转化板5环绕在设备主腔体4下端外侧四周设置,与设备主腔体4底部的反射板6相对应,流力转化板上均匀设置有数个整流孔51;所述进水管3设置于设备主腔体4一侧,位于流力转化板5之上。
当竖流式沉淀池安装有立式二相导流分离器时,污水经管道输送通过进水管3进入设备主腔体4内,此过程水流能量由位能转化为压能和速度能;污水进入设备主腔体4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并最终冲击反射板6而改变了水流方向,使原本向下流动的污水变为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污水流通过流力转化板5对其水力状况进行合理均匀分布,使其均匀地通过整流孔51湍流射流至沉淀池沉淀区的下段区域,此过程水流的压能被充分地转化为速度能;湍流射流出的水流旋滚激烈紊动、质点碰撞、掺混,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矾花相互碰撞聚集的几率,促进了矾花聚集成片状絮凝体。
本实施例中当污水从进水管3进来的时候,水流通常会夹带着气泡一起进入设备内,气泡难溶于水且质轻会从水流中溢出而存储于设备主腔体内,在设备主腔体内形成一定的气压,这样将对进来的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水流将无法顺畅流动。通过上端与液位调节器1相连的压力均衡器2将设备主腔体与外界大气相连通,从而有效地排出储存于设备主腔体内的气体,使水流得以顺畅流动。液位调节器1可伸缩的设计是在考虑了特殊情况下进水水量大于设计水量时候,整个池体的水位会因为出水量小于进水量(补给量)而上升,可能使水流从压力均衡器2溢入设备内,从而破坏了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设计的。当进水量大于设计水量时候,根据池体水位的上升情况及时调整液位调节器1的高度便可有效地避免水流由压力均衡器2流入设备内,从而灵活地应对特殊情况下的水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