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825.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星;董加银;赵光涛;唐田;沈江;赵光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产品 切脚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
背景技术
在陶瓷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首先将导线排布在载体纸带(即牛皮纸带)上,并通过美纹胶带(即高温胶带)进行固定后,再通过传动载体纸带传动导线进行后续的打线、插片、焊锡、涂装、固化、打印、特性测试,然后编辑人员手工将前序因不良被自动切除的产品填补上,形成没有产品空位的、附着在载体纸带上的结构,卷绕在铁盘上,通过运输铁盘对产品进行运输。由于客户在使用时,要求产品产品为单个的短脚产品,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切脚机将载体纸带上的产品按引线脚长度要求切落,按规定数量进行包装。
如图1、图2所示,现在使用的切脚机的切刀包括两个刀片,分别记为上刀片和下刀片,且上刀片和下刀片都为圆盘结构,刀片的刃口在圆盘结构的侧沿,两个刀片相向转动实现两个刀片刃口的啮合和分开,产品在刃口的啮合处被切开。由于没有挡板结构,产品被切断后会到处乱溅,尤其是产品碰到刀片的防护罩后,容易被防护罩反弹回刃口处产生二次切割,损坏产品,同时产品的陶瓷部分也不宜受到撞击,为了减少不良的流出,在剪切完成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再次的外观筛选,增加了成本投入,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避免产品切断后到处飞溅,产生不良。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包括上刀片、下刀片、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为圆盘结构、并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转轴上,上刀片和下刀片啮合处的刀刃相剪切;所述竖向挡板与下刀片平行、位于载体纸带的下方,载体纸带上剪切后的产品落于竖向挡板的前侧,下刀片位于竖向挡板的后侧;所述横向挡板位于上刀片的前侧,覆盖住竖向挡板、并向竖向挡板前侧延伸。
上述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增加了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将剪切后的产品通过横向挡板和竖向挡板导向接料盒内,而不会蹦向上刀片和下刀片以及相应的防护罩。这其中,要求竖向挡板和下刀片之间的间距不能过大,否者剪切后的产品可能会落在下刀片和竖向挡板之间;同时竖向挡板的上沿与啮合处的距离不能过大,否者剪切后的产品可能会在还没进入竖向挡板的范围内时从间隙处蹦出;另外横向挡板与啮合处的距离也不能过大,否者剪切后的产品可能会在还没进入横向挡板的范围内时从间隙处蹦出。该种结构的设计能够省去对剪切后产品的外观检查,节约了生产投入,缩短了生产周期。
优选的,所述横向挡板在上刀片和下刀片啮合处的上方、并向进料方向延伸设置有让位结构;让位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保护为剪切下来的产品不会受到其他外力的干涉,避免引起不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能够避免剪切后的产品到处乱蹦,引起不良发生,同时能够省去对剪切后产品的外观检查,节约了生产投入,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防止产品蹦出的切脚机,包括上刀片1、下刀片2、横向挡板4和竖向挡板5,所述上刀片1和下刀片2为圆盘结构、并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转轴上,上刀片1和下刀片2啮合处的刀刃相剪切;所述竖向挡板5与下刀片平行、位于载体纸带3的下方,载体纸带3上剪切后的产品落于竖向挡板5的前侧,下刀片2位于竖向挡板5的后侧;所述横向挡板4位于上刀片1的前侧,覆盖住竖向挡板5、并向竖向挡板5前侧延伸。
优选的,所述横向挡板5在上刀片1和下刀片2啮合处的上方、并向进料方向延伸设置有让位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集成高光效的二极体电路结构及二极体
- 下一篇:一种冷凝主管管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