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柱塞注采两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6345.5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铸;陈小春;李小林;刘波;朱峰;马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友军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两用 | ||
技术领域:
长柱塞注采两用泵是针对油田单井吞吐注气工艺的稠油井开发的产品,可满足丛式井、定向井、斜井和水平井抽油的需要,现场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已经在油田大面积推广使用,该泵应用现场注气、转抽施工成功率达到100%。
技术背景: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主要的工艺有蒸汽降粘、电加热、掺化学药剂等,井深在1000m以下的稠油井大多数采用注蒸汽、闷井、自喷、机抽的采油工艺方法,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注气技术也不断提高,注采一体化工艺广泛的应用在注气采油过程中,实现了从注气到机抽不动管柱、不作业的方式,节约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增加了生产效率。
现在采用的注采泵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柱塞的出油通道进行注气,其注汽通道和抽油通道相同。此结构泵的凡尔球是用剪钉和剪切杆悬在凡尔球座上部以形成注汽通道,结构复杂。另一种为通过泵筒外侧进行注气,此结构蒸汽不能注到井底,大大减小了注气的效果,三是串联式反馈泵,在注汽前必须将柱塞提出泵筒,操作繁琐。同时由于水平井与地面近似垂直,此三种泵都不能应用在水平井水平段上,不适应现在稠油的开采。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现场,本着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增加注气效果的原则,我们设计了此新型长柱塞注采两用泵。
发明内容:
为了把油井蒸汽注到井底,提高注汽效果,降低泵在水平井的泵挂深度,减轻砂卡柱塞现象的发生,我们设计了新型长柱塞注采两用泵,此泵可以下到水平井水平段上,最大斜度能达到与垂直方向成70°角,它包括泵筒上接头1、注气外管2、泵筒3、柱塞总成4、加长管5、固定阀总成6、注气管下接头7组成,采用长柱塞短泵筒的结构形式,注气外管2上部与泵筒上接头1相连接,下部与注气管下接头7连接而形成注气通道,蒸汽通过泵筒3的开槽处,绕过固定阀总成6直接把蒸汽输送到尾管内,通过尾管上连接的蒸汽分配阀把蒸汽均匀的输送到井内。
附图说明
图1是长柱塞注采两用泵的整体结构,包括泵筒上接头1、注气外管2、泵筒3、柱塞总成4、加长管5、固定阀总成6、注气管下接头7。
图2是柱塞整体结构,包括上出油阀21、柱塞22、游动阀23。
具体实施方式
由泵筒上接头1、注气外管2、注气管下接头7组成注汽通道,泵筒上接头上部与采油管柱连接,下部采用非标的管螺纹与注气管相连接,避免在注气过程中产生渗漏。
由泵筒3、加长管5、固定阀总成6组成采油通道,泵筒上开有蒸汽导流孔来导流蒸汽,固定阀总成带有弹簧自动复位功能,有效避免了在水平井中密封效果不好的缺点,并且带有蒸汽导流孔,蒸汽可通过泵筒槽传递到泵筒和注气管直接,从而输送到尾管中。
由弹簧自动复位功能的上出油阀21、柱塞22、游动阀23组成柱塞整体,游动阀镶嵌在柱塞内,减小了柱塞总成的长度,在注气过程中,柱塞下放到底,让开注气孔进行注气,当需要转抽时,上提柱塞,调整到合理的冲程,进行机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友军,未经毕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6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泵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弹性元件的水冷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