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轮轴的安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4133.3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龙耀军;唐嘉贵;张浩;罗恒荣;陈琳;梁文云;范永康;李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施娥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安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凸轮轴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是配气结构中的主要驱动部件,起到动力传递的作用。由于气门的运动规律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在发动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凸轮轴的结构特点,其长度一般较长(大型发动机的凸轮轴最长可达十几米),特别是190型柴油发动机,凸轮轴上具有六个轴颈和十个凸轮,而凸轮轴的轴套通常为整体式,轴套上有与轴颈对应的六个凸起,以安装凸轮轴。在安装凸轮轴时,通常是从发动机的一侧将凸轮轴缓缓插入到轴套中的相应位置。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凸轮轴的轴颈的直径与轴套的最小直径相等,如果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凸轮轴的轴颈和轴套会发生碰撞,导致凸轮轴受到损坏,甚至不能继续使用。此外,在安装凸轮轴时,需要一两个人在凸轮轴的一端将其插入轴套内,其中需要避让轴套上的多个凸起,并且还需要一两个人在侧面观察凸轮轴在轴套内的运动情况,以避免与轴套碰撞。因此,凸轮轴的安装操作需要三四个人一起熟练配合才能完成,并且安装精度和工作效率都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凸轮轴的安装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轴的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能够快速、方便地将凸轮轴安装到轴套内,并且提高了安装精度和工作效率,也避免损坏凸轮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轴的安装组件,其中,该安装组件包括具有多个轴颈的凸轮轴和安装套,该安装套连接在所述凸轮轴的一端,并且所述安装套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轴颈的直径,所述安装套的长度大于相邻的所述轴颈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安装套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套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轴端铆接或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手柄,该手柄与所述安装套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套为中空管状。
优选地,所述安装套的长度为所述相邻的轴颈之间的距离的1.5-2倍。
优选地,所述多个轴颈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套的长度大于相邻的轴颈之间的距离且直径小于(略小于轴颈的直径,即大致与轴颈的直径相等)或等于轴颈的直径,安装套能够由轴套的两个凸起支撑且与轴套的凸起平滑接触,从而能够引导凸轮轴在轴套内平稳、安全地运动而不会与轴套发生碰撞,避免凸轮轴受损。同时,由于安装套的引导作用,长度较长的凸轮轴能够快速、方便地安装到与之配合的轴套内,并且安装精确较高,提高了安装效率,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轴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凸轮轴 2 轴颈
3 安装套 4 安装孔
5 轴端 6 手柄
7 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凸轮轴的安装组件,其中,该安装组件包括具有多个轴颈2的凸轮轴1和安装套3,该安装套3连接在所述凸轮轴1的一端,并且所述安装套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轴颈2的直径,所述安装套3的长度大于相邻的所述轴颈2之间的距离。
由于安装套3的长度大于相邻的轴颈2之间的距离且直径小于(略小于轴颈2的直径,即大致与轴颈2的直径相等)或等于轴颈2的直径,安装套3能够由轴套7的两个凸起支撑且与轴套7的凸起平滑接触,从而能够引导凸轮轴1在轴套7内平稳、安全地运动而不会与轴套7发生碰撞,避免凸轮轴1受损。同时,由于安装套3的引导作用,长度较长的凸轮轴1能够快速、方便地安装到与之配合的轴套7内,或者从轴套7中拆卸出来,并且安装精确较高,提高了安装和拆卸效率,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