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压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3287.0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压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压检测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直流电压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的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用电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工业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几分之一秒的不正常就可造成的巨大的损失。据统计,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工业用户一般每年要遭受10~50次与电能质量问题有关的干扰,其中因包括电压波动和闪变在内的动态电压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数约占事故总数的83%。电压波动和闪变已成为威胁许多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地监视与抑制。目前市场上集成电压检测器虽然各有特点,但往往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或特定电压,在电压检测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而且往往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灵活调整检测电压范围、具有保护功能的新型电压检测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压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电路、基准电源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检测输入电压经基准电源电路后输出到基准电压,检测输入电压与基准电压经比较电路进行比较,并通过信号隔离电路给出检测结果。
所述的基准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芯片N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检测输入电压PVin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1与芯片N1的C极、芯片N1的REF极、电容C1的正端、电容C2的正端、电容C3的正端相连接,芯片N1的A极、电容C1的负端、电容C2的负端、电容C3的负端与输入电源的PGND相连接。
所述的比较电路包括R2、芯片N2、电阻R3、电容C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检测输入电压PVin与电阻R2、芯片N2的8脚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4的正端、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芯片N2的2脚相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2.5V基准电压1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芯片N2的3脚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端与芯片N2的1脚和比较信号触发2相连,检测输入电压PGND与电容C4的负端、电阻R3的另一端、芯片N2的4脚相连接。
所述的信号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7、光耦P1、电阻R8、电容C5;检测输入电压PVin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光耦P1的1脚相连接,比较信号触发2与光耦P1的2脚相连接,光耦P1的4脚与电源VCC相连接,光耦P1的4脚与电阻R8的一端、电容C5的正端相连接。
所述的电阻R1为1KΩ,电容C2为10μF,电容C1为0.1μF,电容C3为0.1μF,N1采用TL431BCLP。
所述的电阻R2为9.1kΩ,电阻R3为2.2kΩ, 电容C4为0.1μF,电阻R4为4.7kΩ, 电阻R5为4.7kΩ, 电阻R6为24kΩ,,N2采用LM293。
所述的电阻R7为4.7kΩ, 光耦P1采用P521,电阻R8为4.7kΩ, 电容C5为0.1μF。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可靠性好,而且参数调整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基准电源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比较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新型的电压检测器包括比较电路、基准电源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经比较电路,需检测的输入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通过信号隔离电路给出检测结果。
基准电源电路
如图2所示,其中1为2.5V基准电压,检测输入电压PVin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1与芯片N1的C极、芯片N1的REF极、电容C1的正端、电容C2的正端、电容C3的正端相连接,芯片N1的A极、电容C1的负端、电容C2的负端、电容C3的负端与输入电源的PGND相连接。
比较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8字形自承式架空光缆
- 下一篇:抗交变磁场干扰分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