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电阻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1175.1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康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H01H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王娟;郭防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电阻触头结构及其定位方式,属于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灭弧室实用的触头在焊接时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圆柱面定位或者内台阶定位,不管是采用外圆柱面定位或者是内台阶定位,均不能防止触头相对于触头托(或线圈)轴心的旋转,因此会造成触头焊接后灭弧槽错位,产生废品;另外在采用内台阶定位的情况下,由于台阶深度加工误差或根部不清角等原因, 会有焊接不良的情况发生,这种不良品从外观上检测不出,但是在组装成产品后,由于缺陷的存在会造成产品接触电阻大,产品在使用时导电和导热不良,容易熔焊而导致故障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新的触头和触头托(或线圈)的定位方式,所述触头与触头托的定位方式为定位点定位,通过在触头上的定位凹槽和触头托上的定位凸块来定位,新型触头定位效果好,使后期装配焊接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真空灭弧室新型纵磁线圈结构包括触头、触头托,触头焊接面有1个或1个以上的定位凹槽,触头托上开有和触头上定位凹槽个数相同,位置对应的定位凸块,触头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达到与触头托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触头焊接面有定位凹槽,在触头托上有定位凸块,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达到触头和触头托的点定位方式,使定位更加简单有效,焊接精确度提高,避免定位不准确造成的错位,焊接不良而产生的导电和导热不良,解决了由于焊接不良而产生的接触电阻大的问题,从源头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触头,2-定位凹槽,3-触头托,4-定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真空灭弧室新型纵磁线圈结构,包括触头1,触头焊接面有1个或1个以上的定位凹槽2,触头托3上开有和触头1上定位凹槽2个数相同,位置对应的定位凸块4,触头1通过定位凹槽2和定位凸块4的配合达到与触头托3之间的定位。定位凸块4可以是圆形、方形的柱体,或者锥体。
实施例1:如图1装配时,首先将触头1放置于触头托3上,然后旋转,当触头1上的定位凹槽2和触头托3上的定位凸块4相对应时,两者相配合产生定位的效果,使得触头1相对于触头托3不能独立旋转或位移,确认配合无误后进行焊接。
实施例2:如图3所示触头托3也可以是碗状结构,将触头托3碗状底部向上放置,使得定位凸块4位于上方,将触头1放置于触头托3上旋转,使得触头1上的定位凹槽2和触头托3上的定位凸块4相对应,两者配合产生定位效果后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未经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1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启动保护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喷油泵支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