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832.0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全方位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捕捉老鼠的装置有很多,但通常都是从捕鼠器的侧面设置诱捕通道,在顶部和底部无法实现捕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捕鼠器,老鼠可以从各个方向被引诱进入捕鼠器的笼子实现捕鼠。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捕鼠器,该捕鼠器呈倒置梯形台设置,包括倒置梯形台框架,该倒置梯形台框架包括顶部框、底面框以及侧壁框,所述顶部框、底面框以及侧壁框的内部均铺设若干根活动条,且底面框的四侧均布置挡杆;所述侧壁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顶部框、侧壁框之间的棱边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的活动端置于挡杆内侧;所述顶部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顶部框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支撑于顶部框内;所述底面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底面框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支撑于底面框内。
所述顶部框、底面框的外侧均设置有控制相应框架内活动条开启幅度的控制杆。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为复位弹簧。
所述活动条通过连接套与相应框架铰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引诱老鼠从捕鼠器各个方向进入笼子,实施捕捉,从而具有更高的捕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侧壁框1、顶部框2、底面框3、挡杆4;控制杆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的方位捕鼠器,该捕鼠器呈倒置梯形台设置,包括倒置梯形台框架,该倒置梯形台框架包括顶部框、底面框以及侧壁框,所述顶部框、底面框以及侧壁框的内部均铺设若干根活动条,且底面框的四侧均布置挡杆;所述侧壁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顶部框、侧壁框之间的棱边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的活动端置于挡杆内侧;所述顶部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顶部框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支撑于顶部框内;所述底面框内部的活动条,一端与底面框铰接,另一端则活动设置,且该活动条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支撑于底面框内。所述顶部框、底面框的外侧均设置有控制相应框架内活动条开启幅度的控制杆。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为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条通过连接套与相应框架铰接。
当老鼠从侧面被引诱进入笼子时,侧壁框1可以向内打开允许老鼠进入,由于有挡杆4限制,位于侧壁框1内的活动条无法从内向外打开;当老鼠从顶部翻越进入时,由于顶部框内的活动条一端与顶部框铰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因此老鼠会从将顶部框掉入笼子,然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相应活动条拉回到水平位置将笼子封闭起来,而且由于设有控制杆5使得该活动条翻转的角度不会超过控制杆5。同理,底面框3实现抓捕的原理与顶部框2是一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学,未经杨明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