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724.3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捷;卢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5/02 | 分类号: | G05G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感应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限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限位结构中,通常为非接触式感应限位、接触式辫子限位等,相对来说,辫子接触式限位由于频繁接触的原因,使用寿命比较短,而非接触式感应限位相对来说具有较长和较好的使用效果。通常,工作元件之间会有相对移动,对于辫子式限位来说可以得到一定余量的缓解,但是,感应式的限位对于这一现象来说是比较致命的,在发生相对位移时会发生限位机械碰撞的故障,导致限位损伤以致工作元件的停止工作。图1所示为感应式限位1与感应板2的正常工作状态,图2所示为在工作元件3发生位移时,感应式限位1与感应板2之间的故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能够在工作元件发生偏移或偏载时,自动调节感应距离,在预警位置时发出预警信号,在极限位置时强制制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支架上的限位机构和设于活动工作元件上的感应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套筒,设于套筒内的限位器、依次套设于限位器上的第一环形磁铁、第一金属垫片和第二金属垫片,第一环形磁铁与第一金属垫片相连,并且第一金属垫片后侧还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感应机构包括与限位器对应的金属挡头、套设于金属挡头一端的第二环形磁铁,第二环形磁铁与第一环形磁铁的相对端磁极相同。
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套设于限位器上且位于套筒内的金属套管,所述的第二金属垫片的内孔孔径大于金属套管的外径,且第二金属垫片后侧还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一金属垫片的内孔孔径小于金属套管的外径。
所述的套筒一端还设有开孔端盖,端盖开孔内径小于第一环形磁铁的外径。
所述的端盖通过螺纹与套筒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支架上的限位机构和设于活动工作元件上的感应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套筒,设于套筒内的限位器、依次套设于限位器上的第一环形磁铁、第一金属垫片和第二金属垫片,第一环形磁铁与第一金属垫片相连,并且第一金属垫片后侧还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感应机构包括与限位器对应的金属挡头、套设于金属挡头一端的第二环形磁铁,第二环形磁铁与第一环形磁铁的相对端磁极相同。当金属挡头与限位装置发生相对位移时,通过两环形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驱使第一金属垫片后移并与第二金属垫片相触碰,即可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避免发生相撞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感应式限位与感应板的正常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因工作元件位移而使感应式限位与感应板之间发生的故障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预警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强制制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感应限位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支架4上的限位机构和设于活动的工作元件3上的感应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套筒5,设于套筒5内的限位器6、依次套设于限位器6上的第一环形磁铁7、第一金属垫片8和第二金属垫片9,第一环形磁铁7与第一金属垫片8相连,并且第一金属垫片8后侧还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所述的感应机构包括与限位器6对应的金属挡头11、套设于金属挡头11一端的第二环形磁铁12,第二环形磁铁12与第一环形磁铁7的相对端磁极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套设于限位器6上且位于套筒5内的金属套管13,所述的第二金属垫片9的内孔孔径大于金属套管13的外径,且第二金属垫片9后侧还连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也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所述的第一金属垫片8的内孔孔径小于金属套管13的外径。
另外,所述的套筒5一端还设有开孔端盖15,端盖15开孔内径小于第一环形磁铁7的外径,并且所述的端盖15通过螺纹与套筒5相连。如此不但可限制套筒5内各部件的向外移动,而且也不影响限位器6及第一环形磁铁7的工作。
请结合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5-00 防止、限制或恢复控制机构的零部件运动的装置,例如锁定控制构件
G05G5-02 .防止控制构件发生不希望移动的装置,此构件能以两个或多个单独的步骤或方式移动,例如限制为逐步移动或按特定的顺序移动
G05G5-03 .有助于操作者知道控制构件到达目标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装置;提供感觉,例如,产生反作用力的装置
G05G5-04 .限制构件运动的止动器,例如可调整的止动器
G05G5-05 .使控制构件返回或趋于返回到不工作或空档位置的装置,例如通过提供回复弹簧或有弹性的末端止动装置
G05G5-06 .用于仅将构件保持在一个或有限数目的确定位置上